[实用新型]一种自蠕动肠腔减压喂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5707.5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4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石汉平;陈永兵;栾春娜;商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爱营养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郁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蠕动 减压 喂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蠕动肠腔减压喂养管,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肠梗阻导管在肠道内推送十分不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球囊的管本体,所述球囊的表面上设置有在管本体使用时便于推送的摩擦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摩擦结构增加摩擦力,更加便于管本体在肠道内推送,具有推送操作更加简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蠕动肠腔减压喂养管。
背景技术
随着肿瘤病人逐年增加,恶性肠梗阻(MBO)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肠道内液体分泌一吸收平衡破坏是MBO的关键性病理生理变化。具体主要表现为三个“恶性循环”。
第一个恶性循环是:成人消化腺每日分泌约8000ml消化液,MBO患者消化液积聚肠腔,局部扩张,肠壁变薄,肠道对水、电解吸收能力下降,肠壁表面积增大,肠腔内液体分泌量进一步增加,肠壁充血水肿致炎性因子分泌增多,加剧肠腔内液体积聚,形成“分泌--扩张--分泌”恶性循环。
第二个恶性循环是:MBO患者肠管狭窄致肠道持续不协调蠕动,梗阻近端肠道扩张,肠腔内压增高,肠壁静脉回流障碍,毛细血管、小静脉淤血肠壁充血水肿,炎性因子分泌增多,局部肿瘤组织水肿,瘤体增大加重局部肠管狭窄,这些因素形成“不协调蠕动--组织水肿--不协调蠕动”恶性循环。
第三个恶性循环是“肠道菌群失调--肠功能障碍--肠源性感染”恶性循环:肠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肠壁静脉回流和肠壁动脉血运障碍,继发血栓形成、肠壁坏死、穿孔等,肠腔内大量细菌繁殖、入血、感染、中毒,水电平衡紊乱、酸碱失衡,循环血量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
因此,肠腔减压及尽早肠内营养,阻断这三个恶性循环是MBO治疗的重要内容。而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能够减压的肠梗阻导管,该肠梗阻导管常规的结构包括多个腔室和球囊。使用时,需要采用导丝将肠梗阻导管的前端通过使用者鼻腔伸入到胃中,由于肠道本身比较弯曲且柔软,因此通过导丝并不能有效而直接的将肠梗阻导管插入到肠道的肠梗阻位置处,常规的操作是采用导丝将肠梗阻导管引导通过幽门后,尽可能的将肠梗阻导管插入到肠道内,然后取出导丝,通过肠道的蠕动运动,进而将肠梗阻导管输送到肠梗阻位置处。
但是,在上述现有方式中,由于肠梗阻导管表面比较光滑,导致肠梗阻导管在利用肠道蠕动运动进行自动输送的过程中,肠梗阻导管与肠道壁之间打滑,因此,并不能很好的将肠梗阻导管输送到肠梗阻位置处,导致现有肠梗阻导管存在肠道内推送十分不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肠梗阻导管存在肠道内推送十分不利的问题,从而提供便于推送的一种自蠕动肠腔减压喂养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种自蠕动肠腔减压喂养管,包括具有球囊的管本体,所述球囊的表面上设置有在管本体使用时便于推送的摩擦结构。
所述摩擦结构由所述球囊的外表面向外延伸而出,且在延伸的过程中,向推送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摩擦结构为倒刺状花纹,或,所述摩擦结构为朝向单向推送相反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单向纤毛。
所述管本体上靠近球囊一端的端部固定有至少一根引线。
所述引线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管本体上;引线上具有朝向固定端的方向设置的第二单向纤毛。
所述管本体包括:
减压腔,为管状结构,一端具有减压侧孔,另一端具有吸引口;
球囊腔,具有套设在减压腔上减压侧孔位置处的球囊,以及一端与球囊连通的球囊导管;球囊导管的另一端沿着减压腔延伸至吸引口位置处;球囊两侧的减压腔上均具有减压侧孔。
所述减压腔上靠近减压侧孔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导引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爱营养医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康爱营养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5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