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6169.1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倩;刘爽;陈政;刘文亮;赵斌;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智慧感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福龙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H02S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供电 井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井盖,是在传统井盖的中心部位设置一中心通孔(1A)。中心通孔(1A)处用于安装太阳能供电多功能井盖组件。折页转轴件(8)用于实现井盖本体(1)与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的连接,正常状态闭合,维护期间折页转轴件(8)支持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翻开而不需移动井盖本体(1),操作灵活渐变。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的上方设有透光盖板(3),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的凹槽内安装有太阳能电池(5)或者位置编码传感器(6)。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城市道路上的井盖,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井盖,特别适合在具备智慧功能、内置监控元件的井盖上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城市污水管网智慧管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污水管网水位、井盖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监控结果对异常状态进行及时处置,避免安全事故,可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随着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一般在城市传统污水井盖上安装物联网传感器进行状态监测,可实现灵活的无线远程监测。液位计、防盗传感器等传感器一般直接安装于井盖内侧,一般传统井盖设计并未考虑井盖传感器的安装需要,在一般的井盖上直接安装传感器存在的主要缺陷为:传统井盖未预留安装接口,需配置专门支架结构,改装工作量大;在传统井盖上安装传感器或维护时,由于传统井盖重量大操作难度高,维护操作需移动整个井盖,操作不变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物联网传感器在井盖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一般井盖物联网传感器需要蓄电池供电需人工定期进行更换的应用难题,提供一种具备基于太阳能供电的井盖结构,利用太阳能电池片实现对井盖上的传感器进行直接供电及电池充电,同时井盖用传感器一般采用低功耗物联网供电控制模块,可以实现无外部市电供电下长期工作,且内部电池由太阳能充电,免人工充电维护,产品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针对电井盖传感器基于蓄电池供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新型的基于太阳能供电的井盖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井盖,包括有井盖本体 (1)、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透光高强度玻璃板(3)、折页转轴件(8)、导线(7)、太阳能电池(5)和位置编码传感器(6)组成。太阳能电池 (5)和位置编码传感器(6)安装在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的凹槽内,且用透光高强度玻璃板(3)盖上。透光高强度玻璃板(3)安装在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的上方,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的下方与折页转轴件(8)的上合页(8A)连接,折页转轴件(8)的下合页(8B)与井盖本体(1)的连接。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作为井盖本体(1)的组成部分,镶嵌安装于所述井盖本体(1)上,提供结构支撑。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上表面为凹槽扇形结构,在扇形凹槽内均布太阳能电池(5),太阳能电池(5)形成串联结构,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用于供井盖内的传感器供电或蓄电池充电,同时在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上还安装有位置编码传感器(6),用于获取井盖的标签信息,为井盖提供电子标识。
在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上设置米子筋格结构,可有效提升刚度和强度,在筋格结构上表面内嵌高强度透光玻璃,满足耐压和透光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电池安装体(2)下部设置折页转轴件(8),与井盖本体(1)连接,便于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井盖的优点在于:
①紧凑灵活的次结构实现了对井盖传感器的太阳能供电,彻底解决了人工对蓄电池维护的难题。
②提出的井盖结构满足井盖承压、太阳能供电、RFID标签等多种功能。
③提出的井盖结构便于操作,可不必操作整个井盖实现传感器维护,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多功能井盖的外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智慧感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福龙,未经天津智慧感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6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