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6366.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9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明;周永君;张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3 | 分类号: | F16J15/43;F16C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1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密封 传动 装置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包括:转轴,与转轴通过上轴承枢接的上壳体,与转轴通过下轴承枢接的下壳体,装于上壳体内侧围的上磁极片,装于下壳体内侧围的下磁极片,装于转轴上且与上磁极片对应的上磁流体,装于转轴上且与下磁极片对应的下磁流体,设于上壳体中的上轴承冷却道、上磁流体冷却道,设于下壳体中的下轴承冷却道、下磁流体冷却道;上磁流体冷却道的出口与上轴承冷却道的进口、上轴承冷却道的出口与下轴承冷却道的进口、下轴承冷却道的出口与下磁流体冷却道的进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的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对轴承和磁流体进行冷却,不影响轴承和磁流体正常工作,提高轴承和磁流体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流体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磁流体密封技术由于其结构和性能上的优越性,在刻蚀机,单晶硅炉、真空钎焊炉、真空熔炼炉、化学气相沉积、离子镀膜、液晶再生等真空设备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86443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MOCVD设备的旋转装置,其旋转主轴通过磁流体密封装置与马达连接;传统的磁流体密封装置,存在工作时会发热升温影响轴承和磁流体正常工作,降低轴承和磁流体使用寿命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对轴承和磁流体进行冷却,不影响轴承和磁流体正常工作,提高轴承和磁流体使用寿命的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磁流体密封装置,存在工作时会发热升温影响轴承和磁流体正常工作,降低轴承和磁流体使用寿命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轴承和磁流体进行冷却,不影响轴承和磁流体正常工作,提高轴承和磁流体使用寿命的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包括:转轴,与转轴通过上轴承枢接的上壳体,与上壳体连接且与转轴通过下轴承枢接的下壳体,装于上壳体内侧围的上磁极片,装于下壳体内侧围的下磁极片,设于转轴与上磁极片之间的上磁流体,设于转轴与下磁极片之间的下磁流体,设于上壳体中且设有进口和出口的上轴承冷却道、设有进口和出口的上磁流体冷却道,设于下壳体中且设有进口和出口的下轴承冷却道、设有进口和出口的下磁流体冷却道;上磁流体冷却道的出口与上轴承冷却道的进口、上轴承冷却道的出口与下轴承冷却道的进口、下轴承冷却道的出口与下磁流体冷却道的进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的磁流体密封传动装置的冷却结构,通过上磁流体冷却道、上轴承冷却道、下轴承冷却道、下磁流体冷却道,对上磁流体、上轴承、下轴承、下磁流体进行冷却,不影响轴承和磁流体正常工作,提高轴承和磁流体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轴承冷却道包括:设于上壳体外侧围且与上轴承相对的上轴承冷却环槽,盖住上轴承冷却环槽且与上壳体连接的上封圈;上轴承冷却道的进口和出口位于上封圈上;上封圈由两个上半封圈连接构成;下轴承冷却道包括:设于下壳体外侧围且与下轴承相对的下轴承冷却环槽,盖住下轴承冷却环槽且与下壳体连接的下封圈;下轴承冷却道的进口和出口位于下封圈上;下封圈由两个下半封圈连接构成。上封圈由两个上半封圈连接构成,下封圈由两个下半封圈连接构成,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6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