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件式造口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7000.8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F5/449;G01N33/50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件式造 口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件式造口袋,包括造口袋本体,造口袋本体上连接有与之相配合的造口底盘,造口底盘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造口腰带,其中,造口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底部通过螺纹与排出机构连接,造口袋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造口袋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试纸,造口底盘上设置有固定环。有益效果:能够实现造口腰带扣在造口底盘上的移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造口底盘剪错方向而无法使用造口腰带或者使得造口底盘浪费情况的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粪便收集和隐血检测的双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口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两件式造口袋。
背景技术
胃肠造瘘术是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常见的一种手术。部分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因为胃肠道远端的梗阻或者术后恢复的需求,需要通过将部分肠管拖拉着腹壁行单腔或双腔胃肠造瘘。而肠内容物对造瘘口周围的皮肤具有腐蚀作用,这就需要在造瘘口外接造口袋,用来积攒肠内容物,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以及减少肠内容物直接流出所造成患者心理负担。通常手术后使用的造口袋为两件式,包括底盘及造口袋。底盘主要通过粘胶黏贴于腹壁,起到固定作用。而造口袋负责接合底盘,容纳肠内容物。
专利号CN206214256U公开了一种舒适型造口袋,其通过设置有套袋,可辅助承担排泄物重量,避免两件式造口袋与人体皮肤粘接松脱,同时遮盖部分透明袋体,造型美观,消除患者尴尬,当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排泄物了解病情时,打开窗口即可,方便快捷。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
1、使用时,由于固定扣孔位于底盘两侧,当剪裁的透明袋体形状不规则时,经常会因人的视觉失误,使得描出的形状与实际形状正好左右相反,从而使得底盘剪裁方向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腰带上的活动扣没有对准腰侧,进而出现无法系腰带的尴尬情况,此时,就必须重新剪裁底盘,从而造成了极大地浪费;2、术后患者造口旁经常会有伤口,而两件式造口袋在使用时就必须扣在底盘上,且需要向下按压,从而导致患者疼痛难忍;3、使用时,腰带扣需要扣合在底盘上,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同时,由于腰带前端的塑料扣较硬,患者通过长时间的佩戴容易导致其腰部形成压疮;4、在排泄物的转移过程中,患者首先需要蹲下,然后再将拉口打开并对准接收体(一般为马桶),最后手动挤压套袋使其内部的排泄物从拉口转移至接收体内,此时,患者由于长时间保持下蹲的姿势,容易给患者的腿部造成酸痛感,从而使得患者排泄起来较为麻烦;5、当医护人员需要对疑有消化道慢性出血的患者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时,首先需要使用粪便采集器进行粪便采集,然后再通过检测试纸或仪器进行检查,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而现有的造口袋及该造口袋均只能起到对粪便简单的收集功能,而不能直接在造口袋内对粪便进行隐血检测。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件式造口袋,具备排泄简单方便,不仅能够实现对造口袋内粪便的隐血检测,而且还可以避免因造口底盘剪错方向而无法使用造口腰带或者使得造口底盘浪费情况的发生,进而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排泄简单方便,不仅能够实现对造口袋内粪便的隐血检测,而且还可以避免因造口底盘剪错方向而无法使用造口腰带或者使得造口底盘浪费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7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男性生殖器官的理疗仪
- 下一篇:一种吸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