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进浇结构及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7471.9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艾穗江;何双霜;陈辉煌;李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龙孟华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铸模具进浇结构,包括: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浇口套、与所述浇口套连接的流道、以及若干型腔,所述流道为各所述型腔进浇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套设置在所述滑块的顶部,在所述滑块上成型有与所述浇口套和所述流道直接连接的滑块流道。由滑块来承受金属液的冲击,通过调节直浇道的断面积引导和改变金属流的流向,便于从定模中带出直浇道,由于分流锥的减少,零件排布间距可减小为69mm,相比原有的结构减小了62mm,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模具的整体构架,降低了模具的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进浇结构及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压铸模具主要采用的是浇口套02加分流锥01的形式实现流道的进浇效果,通过分流锥01来承受金属液的冲击,调节直浇道的断面积、引导和改变金属液的流向、便于从定模中带出直浇道。由于分流锥的存在,导致模具排位间距偏大,从而增大了模具的重量和体积,分流锥的直径为放置在两个零件中间,使两个零件在排布间距为131mm。另外由于浇口套与分流锥之间存在精密配合关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制造难度和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压铸模具进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进浇结构的压铸模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模具进浇结构,包括: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浇口套、与所述浇口套连接的流道、以及若干型腔,所述流道为各所述型腔进浇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套设置在所述滑块的顶部,在所述滑块上成型有与所述浇口套和所述流道直接连接的滑块流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块流道的入口设在所述滑块与所述浇口套的配合面上,所述滑块流道的出口设在所述滑块的前端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块流道为设置在所述滑块前侧的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流道包括与所述滑块流道连通的主流道和设在所述主流道两侧的分流道,各所述分流道与对应的所述型腔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块固定在一滑块座上,并通过所述滑块座与滑轨连接滑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型腔连接的排气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分设在所述流道两侧的所述型腔的排布间距为69mm。
一种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铸模具进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由滑块来承受金属液的冲击,通过调节直浇道的断面积引导和改变金属流的流向,便于从定模中带出直浇道。由于分流锥的减少,零件排布间距可减小为69mm,相比原有的结构减小了62mm,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模具的整体构架,降低了模具的材料成本。
二、原结构中分流锥与后模芯之间有配合关系,加工难度较大,现取消了分流锥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加工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压铸模具的结构图。
图2所示为现有的压铸模具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模具进浇结构的结构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模具进浇结构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模具进浇结构的滑块和滑块座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7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钢房屋专用模块化条形基础快速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压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