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篮及布放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7909.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岳剑锋;王伟;王畅;杜海明;胡勇智;雷宏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B63B23/4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善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篮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航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吊篮及布放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吊篮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一端的连接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的浮体,支撑架具有用于容置航行设备的容置槽,连接件垂直于容置槽的底面且用于与航行设备的锁定装置锁定对接,当水面的波浪较大时,因为航行设备容置于容置槽中,所以航行设备并不会剧烈左右晃动,相反地,航行设备只会上下晃动,而由于连接件垂直于容置槽的底面,即连接件也垂直于水平面,因此即使航行设备会上下晃动,航行设备也能快速对准连接件,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吊篮与航行设备快速连接,进而解决难以快速回收无人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篮及布放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战略的高度部署,各种海上航行设备在整个海洋应用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如何实现对海上航行设备更加高效及安全的布放及回收,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共性难题。现有的航行设备布放回收系统通常是将子船驶入托架,然后将托架起吊至母船,从而将子船回收。具体地,托架上设有横杆,子船上对应横杆设有锁紧装置,通过将锁紧装置与横杆连接,可以防止起吊过程中航行设备从托架中脱落的问题。然而,在海况较为复杂的水域进行布放回收时,因水面上波浪较大,子船会出现上下晃动的同时由于托架上缺少浮体,很难保证托架平稳的漂浮在水面上,这无疑导致子船上的锁紧装置难以准确连接在横杆上,增大了布放回收的难度。因此现有的布放回收系统存在的难以实现与航行设备准确锁定对接以及无法快速高效的实现对航行设备的布放回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篮,旨在解决现有的布放回收系统存在的难以实现与航行设备准确锁定对接以及无法快速高效的实现对航行设备的布放回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吊篮,包括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一端的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浮体,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于容置航行设备的容置槽,所述连接件垂直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且用于与所述航行设备的锁定装置锁定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的固定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的固定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朝靠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弯折并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朝靠近所述容置槽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位于所述容置槽上方的导向部,所述吊篮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导向部上的第一水平转动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水平转动轴外的第一水平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架的相对两侧的护栏,所述底架与所述护栏围合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底架的一端上,所述浮体设于所述护栏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还包括设于所述护栏内侧的垂直导向支架,所述垂直导向支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朝外侧弯折并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垂直导向支架上的垂直转动轴,以及套设在所述垂直转动轴外的垂直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架上的水平导向支架,所述水平导向支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容置槽的方向弯折并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水平导向支架上的第二水平转动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水平转动轴外的第二水平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还包括呈U字型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架两侧的所述护栏上;每一所述护栏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吊缆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放回收系统,包括布放回收装置,以及用于承托航行设备且如上所述的吊篮,所述吊篮与所述布放回收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7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