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收制冷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8026.4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2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毕雨;田栋;吴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F25B41/04;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制冷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制冷剂的装置,第一贮液罐1的外壁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为真空保温层;进液管2伸入至第一贮液罐1内的底部,出气管4伸入第一贮液罐1顶部并在前端安装了气液分离装置3,气液分离装置3内的浮球密度大于气态制冷剂并且小于液态制冷剂;抽真空装置8为活塞式抽气筒,抽真空装置8的进气口与贮液装置的出气口7通过气管相连,贮液装置的出气口7与外部设备的第二贮液罐9底部通过气管相连。本实用新型回收的制冷剂可重复利用,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及大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制冷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式制冷机需要在其密封的制冷系统内充注一定量制冷剂,制冷剂使用量很大并且价格昂贵,制冷机内的制冷剂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力,在对制冷机进行维修时,制冷剂通常会泄露于外界的空气中,不仅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目前普遍使用的回收制冷剂的方法是利用外界压缩机将制冷剂压入密闭容器中,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回收效率低、回收量少,并且操作复杂。综上所述,如何利用新装置对制冷剂进行高效回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制冷剂的装置,可以有效回收冷冻机内的制冷剂,回收的制冷剂可重复利用,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及大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收制冷剂的装置,包括贮液装置和抽真空装置8,贮液装置由第一贮液罐1、进液管2、气液分离装置3、出气管4、针型阀5组成;进液管2伸入至第一贮液罐1内的底部,出气管4伸入第一贮液罐1顶部并在前端安装了气液分离装置3;抽真空装置8为活塞式抽气筒,抽真空装置8的进气口与贮液装置的出气口7通过气管相连,贮液装置的出气口7与外部设备的第二贮液罐 9底部通过气管相连。
进液管2伸入至第一贮液罐1内的底部,外部设备为:冷冻机或空调机。
气液分离装置3内的浮球密度大于气态制冷剂并且小于液态制冷剂。
第一贮液罐1的外壁由两层结构,两层之间为真空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有真空保温层的贮液罐,真空层可有效保持贮液罐内制冷剂的温度,保证制冷剂不会因温度升高而气化,出气口前安装了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内的浮球密度大于气态制冷剂并且小于液态制冷剂,在气态制冷剂通过时浮球落下,不影响气态制冷剂排出,在液态制冷剂通过时浮球浮起堵住排气管,防止液态制冷剂排出。进液管和出气管的上端分别安装针型阀,确保回收的贮存在贮液罐内的制冷剂处于密闭状态、不泄露。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
为了使回收的贮存在贮液罐内的制冷剂不会因温度升高而气化,将贮液罐设计为具有真空保温层,真空层可有效保持贮液罐内制冷剂的温度。为了使液态制冷剂不从出气管排出,在出气管前端安装了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内的浮球密度大于气态制冷剂并且小于液态制冷剂,在气态制冷剂通过时浮球落下,不影响气态制冷剂排出,在液态制冷剂通过时浮球浮起堵住排气管,防止液态制冷剂排出。当回收制冷剂的操作完毕后,关闭进液管和出气管顶端的针型阀,确保回收的贮存在贮液罐内的制冷剂处于密闭状态、不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8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