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节电池的平衡充电和均衡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8598.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付华;詹佳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致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丘杰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电 平衡 充电 均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节电池的平衡充电和均衡充电装置,包括单片机检测电压和输出控制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初级电流耦合到次级电路以及工作指示灯电路;所述单片机检测电压和输出控制电路分别与光耦隔离电路、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初级电流耦合到次级电路、工作指示灯电路连接;所述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分别与光耦隔离电路、初级电流耦合到次级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均衡电路效率高,均衡电流是被动的几十倍,均衡速度快,节能环保,可以做的很大的均衡功率,多个均衡器可以通过总线来观察充电过程和记录均衡过冲,电池损坏有提醒。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设计可以给任意节电池单独充电,不会出现过度充电,能量无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衡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节电池的平衡充电和均衡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均衡充电,就是把串联的N多节电池都充满,多节电池能量相同,或者把N多节电池都充电到一个固定的电压上。
现在市场上的均衡电路基本是被动均衡,就是对充满电池进行被动放电,基本都是小电流的如100MA这样,稍微功率大点的就要装风扇散热。
被动均衡设计,因为均衡电流很小所以均衡时间会很长,功率稍大发热高,能量都浪费掉,不环保。电池的差异和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其中一节或多节电池无法充满,或者一节和多节电池过度充电损坏电池引起爆炸和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节电池的平衡充电和均衡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多节电池的平衡充电和均衡充电装置,包括单片机检测电压和输出控制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初级电流耦合到次级电路以及工作指示灯电路;
所述单片机检测电压和输出控制电路分别与光耦隔离电路、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初级电流耦合到次级电路、工作指示灯电路连接;
所述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分别与光耦隔离电路、初级电流耦合到次级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检测电压和输出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2,芯片U12的脚1至脚9连接光耦隔离电路,芯片U12的脚10至脚17连接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芯片U12的脚18连接工作指示灯电路,芯片U12的脚19连接电阻R105的一端;电阻R105的另一端连接初级电流耦合到次级电路;芯片U12的脚20连接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红外接收端子J5的脚3,芯片U12的脚21连接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人体感应端子J6的脚3,芯片U12的脚23连接人体感应端子J6的脚2,芯片U12的脚24分别连接电阻R89的一端、电阻R85的一端、电阻R86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电阻R8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5的另一端、信号SUN,电阻R8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红外接收端子J5的脚2、人体感应端子J6的脚2,红外接收端子J5的脚1和人体感应端子J6的脚1连接电源5V。
进一步地,所述均衡充电次级绕组电路包括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1,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1的D极分别连接电源VCC1、电池BAT8的正极、电阻R75的一端,电阻R75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检测电压和输出控制电路芯片U12的脚17,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1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线性光耦U11-A的C极,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1的S极分别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阻R50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电池BAT8的负极分别连接线性光耦U11-A的E极、电容C12的另一端、电阻R50的另一端、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致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致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8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方式多样化的逃生标识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快速光纤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