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1160.X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森百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儒江东路13***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大型 平台 缓冲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包括平台架体,所述平台架体的下侧间隔设置有底框架,相邻两底框架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卧式管体,所述卧式管体与底框架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卧式管体及底框架紧密贴合的缓冲体。该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提高海上大型平台的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平台是一种高出海面且具有水平台面的桁架构筑物,供进行生产作业或其他活动用。按其位置是否固定,分为固定式海上平台和浮式海上平台。而浮动式海上平台的底框之间通常为刚性连接,而刚性连接的使得底框在海浪的作用下会发生碰撞或造成底框之间出现断裂。为此,需要一种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该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提高海上大型平台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包括平台架体,所述平台架体的下侧间隔设置有底框架,相邻两底框架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卧式管体,所述卧式管体与底框架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卧式管体及底框架紧密贴合的缓冲体。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架包括由管件组成且侧壁为格栅状的管形骨架,所述管形骨架的下端连接有由管件组成的倒锥台状底芯部,所述底芯部的管件内填充有水泥。
进一步的,相邻两底框架中的其中一底框架的上部设置有由卧式管体下部绕过、再绕过相邻两底框架中的另一底框架上部的管件后由卧式管体的上部绕过并与该其中一底框架相连接的绑扎带。
进一步的,所述绑扎带为高强度塑料袋或增强弹性带。
进一步的,所述管形骨架的管件两端封闭,管形骨架的顶面设置有平板,或所述管形骨架的顶面设置有由管件组成的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管件分别直径500mm的复合管。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架体由槽型钢或管体组成的桁架构筑物,平台架体的顶面设置有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体为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海上大型平台缓冲连接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提高海上大型平台的缓冲效果,降低相邻两底框架之间的晃动,避免相邻两底框架之间发生撞击;同时平台与底框架之间通过弹性体相连接,保证了平台与底框架之间的缓冲效果;底框架的底芯部内填充有水泥,可降低底框架的重心,提高底框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C-C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E-E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底框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F-F剖视图;
图中:10-平台架体 20-底框架 21-管形骨架 22-底芯部 23-水泥 25-环形管件26-竖向管件 27-上部环形管件 28-下部环形管件 29-斜向管件 30-弹性体 50-卧式管体51-缓冲体 52-绑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森百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森百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1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