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2632.3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旭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胃肠 营养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所述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包括储放缓冲机构、防护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储放缓冲机构中的储放管安装有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防护机构安装在储放管的外侧壁,所述加热机构内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储放缓冲机构包括储放管、螺旋板、转动座、缓冲板和弹簧,所述储放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下方的储放管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相同的转动座,且每一个转动座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的缓冲板,每一个所述缓冲板的内壁均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储放管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具有调节营养液流速并降低储放管振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变化,同时肿瘤细胞自身可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之间的转换来适应代谢环境的改变。
而有些肿瘤患者需要进行胃肠营养胃管进行输送营养液,而现有的大多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中的营养液行程流速难以限定,同时营养液的流动液容易导致营养液储放管的振幅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营养液流速并降低储放管振幅的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包括:储放缓冲机构,所述储放缓冲机构包括储放管、螺旋板、转动座、缓冲板和弹簧,所述储放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下方的储放管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相同的转动座,且每一个转动座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的缓冲板,每一个所述缓冲板的内壁均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储放管的内侧壁弹性连接;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安装在储放管的外侧壁;加热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内安装有加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夹持弧板和螺纹通孔块,两个规格相同的所述夹持弧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持弧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夹持弧板的螺纹通孔块。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安装座、加热板和保温层,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夹持弧板的内侧壁,且安装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加热板固定嵌合在凹槽内,且加热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储放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液管,所述储放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螺旋板与储放管的内侧壁固定接触。
优选的,所述储放管的外径与防护机构的内径相同。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在对患者进行输送营养液时,营养液进入到储放管内,由于螺旋板的作用,使得营养液沿着螺旋板下滑因此增长了营养液的行程,降低了营养液的流速,使得营养液进入胃管时的流速不至于过快,而导致患者不舒适,同时在螺旋板下落至缓冲板后,缓冲板在冲击力的作用缓冲板沿着转动座下转从而弹簧得以压缩,进一步降低了营养液在储放管内流动时的冲击力以及削弱了储放管摆动的振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胃肠营养胃管连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储放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旭,未经林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2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塑身裤
- 下一篇:一种可去除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渔业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