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3559.1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雪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偏心 双通道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包括长管,所述长管的左侧固接有圆口,所述长管的内壁顶部固接有软管,所述长管的外壁等距加工有螺纹。该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通过长管和软管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在使用时,不能将气腹机管道和手术仪器通过一个穿刺器工作的问题,不用再对患者进行两次穿刺,减少了患者伤口,减少了休养周期,提高了了实用性,并且通过锥心机构解决了在手术中锥心需要手动拔下的问题,防止了仪器产生振动,避免了对患者的皮下组织造成伤害,降低了危险性,同时通过支撑机构解决了手术中不能对仪器进行支撑固定的问题,降低了手术风险,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镜穿刺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
背景技术
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用在微创手术中,构建通向人体内部的机械通道,是保证微创输出正常进行的重要仪器,但现有的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在使用时,不能将气腹机管道和手术仪器通过一个穿刺器工作,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两次穿刺,增加了患者伤口,增加了休养周期,降低了实用性,并且在手术中锥心需要手动拔下,会对仪器产生振动,容易对患者的皮下组织造成伤害,增加了危险性,同时手术中不能对仪器进行支撑固定,增加了手术风险,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在使用时,不能将气腹机管道和手术仪器通过一个穿刺器工作,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两次穿刺,增加了患者伤口,增加了休养周期,降低了实用性,并且在手术中锥心需要手动拔下,会对仪器产生振动,容易对患者的皮下组织造成伤害,增加了危险性,同时手术中不能对仪器进行支撑固定,增加了手术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包括长管,所述长管的左侧固接有圆口,所述长管的内壁顶部固接有软管,所述长管的外壁等距加工有螺纹,所述长管的右侧与外壳的左侧相固接,所述外壳的左侧与第一橡胶圈的右侧相固接,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内壁与长管的外壁右侧相固接,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芯锥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固接有短管,所述短管的底部与软管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短管的左侧固接有粗管,所述粗管的顶部安装有弹性机构,所述粗管的左侧与气腹机的右侧相固接,所述气腹机的外壁右侧固接有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右侧与粗管的右侧过盈配合,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芯锥机构包括螺纹杆、握把、椎体和锥头,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右侧与握把的左侧相固接,所述螺纹杆的左侧与椎体的右侧转动相连,所述椎体的外壁与长管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椎体的左侧与锥头的右侧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短板、第一销轴、弯杆和扭力弹簧,所述短板的底部与粗管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短板的正面上方与第一销轴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一销轴的外壁与弯杆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一销轴的外壁与扭力弹簧的内壁相套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弯杆的正面与短板的正面相固接,所述弯杆的底部与第二橡胶圈的顶部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弯杆和第二橡胶圈组成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曲板、第二销轴、直板、第三销轴和圆盘,所述曲板的顶部与外壳的底部相固接,所述曲板的正面与第二销轴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二销轴的外壁与直板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直板的正面底部与第三销轴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三销轴的外壁与圆盘的顶部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直板、第三销轴和圆盘组成转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雪,未经吴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3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雾化消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