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轮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4132.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9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欧晶莱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3/14 | 分类号: | B24D13/14;B24D1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抛光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游轮刷,包括圆盘状的刷盘主体,所述刷盘主体的边缘一圈均布设置齿形部,刷盘主体上呈圆周状均布设置若干个卡槽通孔,每个所述卡槽通孔中均安装一个毛刷体,毛刷体上的毛刷延伸至刷盘主体两侧,相邻两个毛刷体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排屑通孔。该游轮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抛光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游轮刷。
背景技术
抛光是对光学元件表面进行高精度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在抛光加工后需及时将附着于抛光盘表面的残留物去除,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抛光加工质量。目前,现有的方法是人工使用毛刷对抛光盘进行清洁,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困难,清洁不彻底。
为解决以上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用于清洁抛光盘的游轮刷,并记载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其文献的申请号为201420177035.8,授权公告号为CN 204053790 U,通过在刷盘主体内侧沿周径设置若干排圆形通孔,在每个圆形通孔中固定安装毛刷,当压盘对游轮刷施压时,毛刷与盘面产生微量变形使毛刷与盘面充分柔性接触去除残留物。该游轮刷通过在设备上安装游轮刷夹具,再将该游轮刷置于游轮刷夹具中随设备旋转自动清洁盘面,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清洁,能提高清洗质量和效率,但存在的问题是该游轮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游轮刷的旋转,游轮刷上固定分布的毛刷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为确保能够彻底清洁盘面,需要经常更换游轮刷,同时针对不同的抛光工艺(比如粗抛、细抛),为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往往要求毛刷的材质不一样(比如粗细度)。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抛光工艺要求还需要定制不同规格的游轮刷,导致抛光清洁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游轮刷,该游轮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游轮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的刷盘主体,所述刷盘主体的边缘一圈均布设置齿形部,刷盘主体上呈圆周状均布设置若干个卡槽通孔,每个所述卡槽通孔中均安装一个毛刷体,毛刷体上的毛刷延伸至刷盘主体两侧,相邻两个毛刷体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排屑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毛刷体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卡接部,卡槽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卡槽部,所述卡接部与卡槽部相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部与卡接部成对设置有多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部与卡接部成对设置有四组,四个卡槽部呈圆周状均布设置于卡槽通孔的内侧,四个卡接部呈圆周状均布设置于毛刷体的圆周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盘主体的中心处设置第二排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游轮刷通过刷盘主体与毛刷体卡接,在游轮刷上毛刷不同程度磨损时或是需要根据抛光工艺调整毛刷材质时,方便更换毛刷,避免现有技术在毛刷磨损时必须整体更换游轮刷造成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配合的毛刷体的卡接部和卡槽通孔的卡槽部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多对,可方便毛刷体调整其在刷盘主体上的方位,达到减小毛刷体磨损差异性的目的,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刷盘主体1、齿形部2、毛刷体3、毛刷4、卡槽通孔5、卡接部6、卡槽部7、第一排屑通孔8、第二排屑通孔9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欧晶莱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欧晶莱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4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隔音石膏板
- 下一篇:高耐腐蚀性无缝钢管的缓冲落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