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丝杆热伸长影响的预拉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4564.4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1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向玲;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润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40 | 分类号: | B23Q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59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丝杆热 伸长 影响 拉伸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消除丝杆热伸长影响的预拉伸结构,包括丝杆、轴承座、装设在轴承座内的至少一个轴承以及装设在丝杆轴端上的锁紧螺母,所述轴承内圈套设在丝杆的轴端上与丝杆转动连接,还包括套设在丝杆轴端上且位于轴承和丝杆轴肩之间的第一对顶装置,套设在丝杆轴端上且位于轴承和锁紧螺母之间的第二对顶装置,当丝杆受热伸长时,所述第一对顶装置用于缓冲丝杆对轴承内圈施加的轴向力,保证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第二对顶装置用于防止锁紧螺母在丝杆轴端松动,消除丝杆受热伸长时的轴向间隙,从而保证高速化及高精度化数控机床定位精度,同时所述第一对顶装置和所述第二对顶装置均采用碟簧的对顶方式,具有成本低以及装配工艺简单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进给系统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丝杆热伸长影响的预拉伸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床的高速化及高精度化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加工包含两层含义,高速主轴及高速进给。高速高精度进给系统,要求快速响应,准确定位及高的重复定位精度,这就要求提高滚珠丝杆副的定位精度、接触刚度和增加滚珠丝杆的预紧力。过小的预紧力会使滚珠丝杆的轴向间隙变大,影响机床精度,增加预紧力能提高机床定位精度,但是也会使滚珠丝杆的摩擦阻力增大,摩擦热增加,丝杆螺母温升块,丝杆副热伸长量加大,丝杆轴端螺母远离轴承,轴承预紧力消失,定位精度急剧下降。为了减小丝杆热伸长对精度的影响,通常都是增大轴承与丝杆间的预紧力,这种方式使轴承在轴向上承受过大的轴向力,存在轴承寿命短的技术问题,特别对于昂贵的机床来说这种预紧方式存在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能保证高速化及高精度化数控机床定位精度,又能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要求的消除丝杆热伸长影响的预拉伸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丝杆热伸长影响的预拉伸结构,包括丝杆、轴承座、装设在轴承座内部轴承孔的至少一个轴承以及装设在丝杆轴端上用于将轴承内圈与丝杆固定连接的锁紧螺母,所述轴承内圈套设在丝杆的轴端上与丝杆转动连接,还包括套设在丝杆轴端上且位于轴承和丝杆轴肩之间的第一对顶装置,套设在丝杆轴端上且位于轴承和锁紧螺母之间的第二对顶装置。
优选的,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背对背的组合方式并排设置在轴承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顶装置包括分别套设在丝杆轴端的第一隔套和第一碟簧,所述第一隔套的一端面与第一轴承内圈的端面相接触,另一端面与第一碟簧的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碟簧的另一端面与丝杆的轴肩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对顶装置包括分别套设在丝杆轴端的第二隔套、第二碟簧和第三隔套,所述第二隔套的一端面与第二轴承内圈相接触,另一端面与第二碟簧相接触,所述第三隔套的一端面与锁紧螺母相接触,另一端面与第二碟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轴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终止位置设置在第三隔套的两个端面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装设在轴承座侧面的轴承盖板。
优选的,所述轴承盖板上设置有圆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小于轴承孔的内径,所述凸台与第二轴承的外圈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轴承盖板呈圆环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上开有槽口,所述第一碟簧和第一隔套均装设在槽口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润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润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4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