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4565.9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9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国红天下山茶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0;B30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自动 萃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台、支撑架和转筒;所述支撑架顶端中部垂直固定贯穿焊接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底部卡槽连接有压板,所述支撑架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垂直焊接于支撑座顶部;两组所述支撑座顶部之间横向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端中部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顶端中部垂直设置有转轴。本实用新型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其内腔的山茶籽高速旋转,使得山茶籽内部的山茶油被甩出,使得本装置相对于传统的山茶籽榨油装置而言,本装置可以带动山茶籽高速转动,使得山茶籽内的山茶油甩出,有效的加快了山茶籽中山茶油的榨取速度,同时增加了山茶籽榨油装置的产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茶籽榨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
现有的山茶籽榨油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纯物理原理的方法榨油,另一种是采用化学药剂浸出的方法榨油,而现有的纯物理方式的山茶籽榨油装置多采用液压装置对山茶籽进行压榨,进而获取山茶油,但是这种方式的山茶籽榨油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榨取山茶油的速度较慢,且能够从山茶籽内榨取的山茶油量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台、支撑架和转筒;
所述支撑架顶端中部垂直固定贯穿焊接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底部卡槽连接有压板,所述支撑架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垂直焊接于支撑座顶部;
两组所述支撑座顶部之间横向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端中部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顶端中部垂直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撑台顶部垂直焊接有榨油筒,所述支撑台顶端中部设置有转筒,所述支撑台顶部开设有油槽,所述支撑台前侧面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转筒内壁与外壁之间贯穿开设有过油孔,所述转筒左右两侧顶部对称焊接有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顶部与液压机底部之间设置有滚珠B,所述转筒底部与支撑台顶部之间设置有滚珠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支撑座顶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台通过滑槽与两组支撑座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筒位于榨油筒内腔,所述转轴顶部与转筒底端中部键槽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槽位于榨油筒底部与转筒底部之间,所述油槽内腔与出料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筒和榨油筒均位于压板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其内腔的山茶籽高速旋转,使得山茶籽内部的山茶油被甩出,使得本装置相对于传统的山茶籽榨油装置而言,本装置可以带动山茶籽高速转动,使得山茶籽内的山茶油甩出,有效的加快了山茶籽中山茶油的榨取速度,同时增加了山茶籽榨油装置的产油量。
2.本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滚珠A和滚珠B可以避免支撑台顶部与转筒底部之间和液压机底部和压板顶部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了本装置的磨损速度,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国红天下山茶油有限公司,未经兴国红天下山茶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45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教具和玩具的DIY温度感应风扇
- 下一篇:一种扭力预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