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rduino的PLC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5168.3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3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卢良伟;段宁宁;俞建明;潘美莺;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duino plc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rduino的PLC系统。包括MCU主控模块,采用Arduino控制芯片,用于使系统能够精确定时定点控制;系统供电模块,用于为系统供电,保证系统稳定无故障运行;逻辑输入模块,用于对MCU主控模块进行逻辑输入;模拟输入模块,用于对MCU主控模块进行模拟输入;数字逻辑输出模块,用于对MCU主控模块进行数字逻辑输出;串口模块,用于实现MCU主控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开源软硬件体系平台Arduino进行深度开发的,学习、开发、及维护都十分的方便快速,同时无需工程师专门学习梯形图编程语言,只需要懂得C语言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编程任务,并且还可以节约设备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领域,特别为一种基于Arduino的PLC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PLC虽然技术成熟且采用梯形图编程,但存在售价成本高、学习成本高、编程成本高,对紧急条件下修复难度大等问题,目前普通的PLC均为纯数字接口,对于外部传感器均需要通过第三方控制器间接处理数据,不仅需要多学习一个设备,而且还要多出一份设备的成本;PLC的替代方案一般采用的是8051系列单片机为内核,也存在一定的成本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rduino的PLC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开源软硬件体系平台Arduino进行深度开发的,学习、开发、及维护都十分的方便快速,同时无需工程师专门学习梯形图编程语言,只需要懂得C语言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编程任务,并且还可以节约设备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Arduino的PLC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主控模块,采用Arduino控制芯片,用于使系统能够精确定时定点控制;系统供电模块,用于为系统供电,保证系统稳定无故障运行;逻辑输入模块,用于对MCU主控模块进行逻辑输入;模拟输入模块,用于对MCU主控模块进行模拟输入;数字逻辑输出模块,用于对MCU主控模块进行数字逻辑输出;串口模块,用于实现MCU主控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信号传输。
优选地,所述系统供电模块的供电从P17接口输入,通过P17接口分成两路24V供电系统,其中一路DC_24V为系统内部供电,其中另一路DC_24V_Ext通过P19接口向外部逻辑控制和外部各类元器件供电,达到隔离内外用电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DC_24V供电系统采用一个电路转换模块将DC24V供电转换成DC5V,电路转换模块包括一组采用芯片LM2596S开关电源模块构成的24V转5V的稳压电路,其中,芯片LM2596S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Out依次串接有用于储能、续流、滤波的电感L1和用于滤波、储能的电容C15并接地,使其输出的高频方波被滤波为直流电压,其中,续流二极管D44的阴极接地且阳极接入电感L1和芯片LM2596S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Out之间的节点,用于保护C15和L1不被感应电压击穿或烧坏。
更进一步地,系统供电模块中启用三路分别由TVS瞬态抑制二极管D33-D35构成的过压保护电路,用于防止过压保护电路的后端元件和设备因过压而损坏,其中,当电压超过5.2V时TVS二极管D33导通,即进行过压保护,D34和D35的过压保护电路也是采用与D33过压保护电路相同的电路结构来实现过压保护的。
优选的,所述逻辑输入模块包括多组的逻辑输入模块单元,所述逻辑输入模块单元采用光耦隔离的输入方式,其中,有信号输入时,光耦U1中的GND0_INPUT点位与in_ch0点位之间存在DC24V的电压,在限流电阻R1的作用下,光耦U1发射管得电发射光信号,此时接收管接收到光信号,输出三极管导通,in_0端电势接近逻辑电压DC5V,输入信号指示灯D1在限流电阻R10的保障下安全点亮,当外部没有信号输入时,U1发射管不工作,输出三极管截止,in_0在下拉电阻R9的作用下电势与GND相同,为低电平,输入指示灯D1、限流电阻构成的回路中电势差为零,D1无电流通过,不发光即无输入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未经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5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辊接触式薄带材冷却装置
- 下一篇:超轻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