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百千伏级全固态快速保护高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6149.2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印长豹;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7 | 分类号: | H03K17/567;H03K17/08;H03K1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刘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伏 固态 快速 保护 高压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百千伏级全固态快速保护高压开关,属于高压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吊装在油箱中,且所述开关本体上的两个接线端子位于所述油箱顶端的外壁;所述开关本体包括驱动部分、保护部分和若干个多层叠加方式固定在绝缘架上的开关单元板,其中所述驱动部分用于驱动所述开关单元板内部电路的通断,所述保护部分用于保护所述开关单元板的内部电路;每组所述开关单元板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所述开关单元板内部电路包括次级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通过保护部分提高该开关本体的抗打火能力,使得该开关应用在高压场所可靠性更强,通过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实现开关本体的快速开启和关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百千伏级全固态快速保护高压开关。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是额定电压3kV及以上主要用于开断和关合导电回路的电器。近年来,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尤其是MOSFET和IGBT串并联技术的逐步成熟,通过MOSFET和IGBT的串并联实现更高电压、更大电流的全固态高压刚管开关成为现实。目前,低电压、小电流的刚管开关在技术上较为成熟,在较小功率脉冲源中得到了应用,但在抗打火能力上及可靠性上,依然有待提高。在雷达、高能物理等领域应用的开关,由于其负载的特殊性,对电压、电流、保护时间以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重复频率、脉冲宽度也有较高的要求,甚至需要秒级脉宽的开关,因此,全固态的快速保护高压开关成为最合适的实现路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高压开关保护性差、易打火可靠性较低的问题而提供百千伏级全固态快速保护高压开关,具有抗打火可靠性更强,串联每个开关单元板实现高压通断,绝缘性好更耐用以及运行更加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百千伏级全固态快速保护高压开关,包括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吊装在油箱中,且所述开关本体上的两个接线端子位于所述油箱顶端的外壁;
所述开关本体包括驱动部分、保护部分和若干个多层叠加方式固定在绝缘架上的开关单元板,其中所述驱动部分用于驱动所述开关单元板内部电路的通断,所述保护部分用于保护所述开关单元板的内部电路;
每组所述开关单元板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所述开关单元板内部电路包括次级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由四只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V1、V2、V3、V4组成,每个IGBT依次串联负反馈定值电阻R1、R2、R3、R4。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有动态均压网络和瞬态二极管(TVS)V5,动态均压网络包括电容C1、二极管V6和定值电阻R5。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还连接有均压定值电阻R6。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分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开关单元板的重复频率驱动。
优选的,所述保护部分内部设有打火保护模块,打火保护模块包括电流采样传感器、比较器和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保护部分内部还设有电感缓冲网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保护部分提高该开关本体的抗打火能力,使得该开关应用在高压场所可靠性更强。
2、通过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实现开关本体的快速开启和关断,也方便实现每个开关单元板之间的串联。
3、通过将开关本体吊装在油箱内部,提高高压绝缘性,使用更加安全且寿命更长。
4、每个开关电路均连接均压电阻,保证开关不工作时每只开关管所分电压相同,保护开关管不会过压击穿,开关电路还连接有均压网络在IGBT开启关断时吸收由于开关不一致造成的电压不均,保证开关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6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灭虫路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足端力采集装置及应用其的四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