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6406.2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7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陆亨;卓金丽;蒋利群;黄昌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232;H01G4/30;H01G4/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陶瓷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所述陶瓷体包括相互对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内电极为至少一个,层叠在不同的陶瓷介质层表面;所述内电极包括主体部和引出部;所述主体部为矩形,所述引出部为梯形,所述引出部的一个底与第一端面有重叠,所述引出部的另一个底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有重叠,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沿着陶瓷介质层的表面向第二端面延伸,且与第二端面之间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无需将层叠体剖开即可方便地检验两个切割方向的切偏程度,甚至可以仅从层叠体的一个面同时检验两个切割方向上的切偏程度,检验和分选切偏不良品的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程中,将多个印刷有内电极的陶瓷膜片层叠形成生坯基板,然后通过层压将生坯基板压实,再切割成一个个长方体的层叠体,即可完成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生坯成型。在切割时,由于切割精度等原因,会存在切偏现象。如果切偏程度较轻,切偏一般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偏移量超出工艺允许范围时,电容器存在可靠性隐患。所以发生切偏时要及时将切偏程度不可接受的不良品分选出来。
一般地,通过观察层叠体的四个切断面来检验层叠体的切偏程度。由于内电极只在层叠体的两个相对的切断面上引出,可以根据这两个面上的内电极引出边的位置来观察其中一个切割方向的切偏程度。但是层叠体的另外两个相对的切断面一般没有内电极引出边或者其他标识,所以另一个切割方向的切偏程度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剖开层叠体使内电极露出才能看到,这样切偏检验很不方便,检验和分选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该多层陶瓷电容器在切割制程中检验切偏程度比较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对切割质量的检验效率和切偏不良品的分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体、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内电极,所述陶瓷体为由多个陶瓷介质层层叠而成的长方体,所述陶瓷体包括相互对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内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内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交替层叠在不同的陶瓷介质层表面;所述第一内电极和第一外电极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内电极与第二外电极绝缘;所述第二内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内电极与第一外电极绝缘;
所述第一内电极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内电极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引出部;
当所述第一内电极设有引出部时,所述引出部为梯形,所述引出部的一个底与第一端面有重叠,所述引出部的另一个底与第一主体部的一端有重叠,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沿着陶瓷介质层的表面向第二端面延伸,且与第二端面之间有间隙;
当所述第二内电极设有引出部时,所述引出部为梯形,所述引出部的一个底与第二端面有重叠,所述引出部的另一个底与第二主体部的一端有重叠,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沿着陶瓷介质层的表面向第一端面延伸,且与第一端面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电极完全覆盖第一端面并且顺沿延伸到上表面、下表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外电极完全覆盖第二端面并且顺沿延伸到上表面、下表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之间有间隔且绝缘。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有间隙,所述第二主体部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有间隙。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最短距离相等;所述第二主体部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最短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6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西红柿种植的育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