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除锈过程中烟尘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6664.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9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何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6;B01D47/12;C02F1/52;C02F11/121;B24C3/14;B24C9/0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结构 抛丸 除锈 过程 烟尘 尾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除锈过程中烟尘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导入烟筒、一级净化室、二级净化室、以及水槽,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传统除尘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常规除尘系统之后,不改变原除尘系统配置及布局,仅通过管道将除尘系统烟囱与该系统装置对接,将经过设备除尘系统净化之后的烟气进行再净化处理后排放,通过该除尘装置可实现最大限度的污染物净化后排放,区别于传统除尘系统达标排放的要求,该装置以零排放为最终目标设置,真正以到达绿色制造、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传统钢结构制造行业的良性发展和布局提供了更大空间,实现生产效益与设备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除锈过程中烟尘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生产过程中,抛丸除锈作为一道必需的工序,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铁烟尘和铁粉颗粒,传统的除尘系统不能完全去除烟尘中的金属粉尘,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巨大,同时传统除尘设备维护、滤材的更换面临投入高、维护频率高、作业环境恶劣、但又时常不能满足日益迫切的环保要求的窘境,更换下的滤材也缺乏可靠地回收处理手段,往往造成二次污染,实际陷入循环污染的怪圈,随着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企业面临的环保困境越发恶化,企业面临在主动治理过程中缺乏稳定高效的设备以达到远高于历史限定值的治理效果,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稳定、经济的治理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除锈过程中烟尘尾气净化装置,具有高效、安全、便于管理、投入低、可与传统除尘装置配套使用特点,而且不影响现有设备运行、对生产干扰少、有效弥补传统装置不足、可有效延长传统设备及滤材更换维护频率,能真正实现传统高污染行业的彻底治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除锈过程中烟尘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导入烟筒、一级净化室、二级净化室、以及水槽,所述导入烟筒的进气端连接在原环保设备排气端处,所述一级净化室设置在所述二级净化室的内部,所述导入烟筒从上方依次穿过二级净化室和一级净化室的侧壁、且在导入烟筒与两个净化室的连接处均做防水密封处理;
所述一级净化室的下端没入水面以下并悬空,一级净化室的下端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水槽的底板上,所述一级净化室的四周匀布开设有与二级净化室连通的排气口,所述一级净化室的内部上方均布有多个第一防堵雾化喷头,所述第一防堵雾化喷头连接在管道一上;
所述二级净化室的墙板与水槽底板密封焊接,所述二级净化室的下端墙板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污口,所述二级净化室顶部为敞开式,且在室体上部安装有除水器,所述二级净化室的内部除水器的下方均布有多个第二防堵雾化喷头,所述第二防堵雾化喷头连接在管道一上,所述二级净化室的内部除水器的上方均布有多个高压清洗喷头,所述高压清洗喷头连接在管道二上;
所述二级净化室外部的水槽为循环沉淀净化水槽,所述循环沉淀净化水槽呈环形、且通过隔板分割成A区和B区两个区域,所述排污口连通二级净化室与A区,所述A区为通过多个隔板分割成的多个沉淀区,位于A区首端与B区末端的隔板与水槽墙板等高,其余的隔板均低于水槽墙板的高度;
所述B区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道阀门与管道一和管道二实现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罩和格栅基座板,所述格栅基座板设置在水面上方、且其边缘固定在一级净化室与二级净化室的墙板上,所述导流罩固定在格栅基座板上、且导流罩对应设置在导入烟筒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导流罩的中部为锥体结构、其外围为喇叭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一级净化室侧面水面以上设置有检修门。
优选的,所述二级净化室侧面水面以上设置有检修门。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为扇形薄壁雨蓬状结构、且其弧形结构开口朝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6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