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及具有所述红外感应器的电梯厢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6848.7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胜;奚永新;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睿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司晓蕾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感应器 有所 电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外感应器以及具有红外感应器的电梯厢,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固定在壳体开口处的盖板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红外感应头和电路板,所述红外感应头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与盖板所在的平面呈倾斜10°‑80°设置,安装时,通过所述盖板将红外感应器安装在待安装面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之处:电路板倾斜设置,使红外感应头的检测范围不再局限于垂直向下,增加了可检测区域,同时打破了红外感应器只能设置在安装面顶部的弊端,可选择性的安装在顶部或侧壁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感应器及具有所述红外感应器的电梯厢。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厢里的红外感应器一般安装在顶部,受安装位置的限制,其感应范围基本在垂直向下的锥形扇面区域内,不能覆盖到整个电梯厢,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很多红外感应器在安装后一段时间容易出现脱线的情况,导致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红外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感应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固定在壳体开口处的盖板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红外感应头和电路板,所述红外感应头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与盖板所在的平面呈倾斜10°-80°设置,安装时,通过所述盖板将红外感应器安装在待安装面上。电路板倾斜设置,使红外感应头的检测范围的中心点位于电梯轿厢中心,检测范围不再局限于垂直向下,增加了可检测区域,同时打破了红外感应器只能设置在安装面顶部的弊端,可选择性的安装在顶部或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内安装有适配的橡胶塞,所述过线孔用于供电路板上的导线穿过,所述橡胶塞用于密封过线孔并固定穿过过线孔的导线。导线包括电源线、信号线或数据传输线等。由于所述橡胶塞用于固定穿过过线孔的导线,使得不容易脱线。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柱,所述线柱上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电路板上的导线。限位件将电源线固定于线柱上,可分散电路板上的拉力,使得不容易脱线。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为线卡、线扣或线夹。
可选的,盖板外侧具有沉头孔,所述盖板穿过沉头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固定,沉头孔的设计使盖板密封后的外表面仍平整,可采用工程胶粘贴或预留安装孔打孔两种方式安装在待安装面上。
可选的,所述壳体具有倾斜设置的外侧壁,所述壳体倾斜设置的外侧壁与电路板平行,所述倾斜设置的外侧壁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红外感应头正对第一通孔或者穿出第一通孔。
可选的,所述倾斜设置的外侧壁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电路板上还安装有LED灯,所述LED灯正对第二通孔或者穿出第二通孔。当红外感应头感应到人体,LED开启,反之则关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厢,包括:上述的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安装于电梯厢体内部侧壁或电梯厢体内部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板倾斜设置,使红外感应头的检测范围的中心点位于电梯轿厢中心,检测范围不再局限于垂直向下,增加了可检测区域,同时打破了红外感应器只能设置在安装面顶部的弊端,可选择性的安装在顶部或侧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红外感应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红外感应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盖板,2、壳体,3、电路板,4、红外感应头,5、过线孔,6、橡胶塞,7、线柱,8、限位件,9、沉头孔,10、外侧壁,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LED灯,14、预留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睿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睿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6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