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碾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6982.7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项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豪龙胶体磨厂(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B02C18/06 | 分类号: | B02C18/06;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碾磨 | ||
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碾磨时即不会堵料容易清洗且碾磨效率更高的碾磨机。该种新型碾磨机包括静磨片与动磨片,所述动磨片由上而下包括上动磨片、中动磨片以及下动磨片,所述上动磨片外表面上分布有呈梯形凹口的第一刀槽,所述中动磨片外表面上分布有两相互交叉设置第二刀槽和第三刀槽,所述下动磨片外表面上分布有呈梯形凹口的第四刀槽,所述动磨片与驱动动磨片转动的旋转动力源传动连接。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碾磨机,动磨片由上而下分为三道,第一道与第三道外表面均具有呈梯形凹口的刀槽,刀槽呈这种形状在碾磨时料物不会堵塞在刀槽内,且更容易对刀槽内进行清洗,第二道呈交叉设置的刀槽碾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体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碾磨机。
背景技术
碾磨机是胶体磨设备中必备的,初步分为上打碎机构和下碾磨机构,其下碾磨机构的主要结构是动磨片,现有的胶体磨机中的动磨片也分为三道,第二道与第一道的刀口方向及刀槽方向不同,第三道与第一道的刀槽密度不同,其每道的刀槽均为方形凹口,这种动磨片在碾磨时料物会堵在每道磨片的刀槽内,不易清洗,且碾磨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碾磨时即不会堵料容易清洗且碾磨效率更高的新型碾磨机。
该种新型碾磨机,包括静磨片与动磨片,所述动磨片由上而下包括上动磨片、中动磨片以及下动磨片,所述上动磨片外表面上分布有呈梯形凹口的第一刀槽,所述中动磨片外表面上分布有两相互交叉设置第二刀槽和第三刀槽,所述下动磨片外表面上分布有呈梯形凹口的第四刀槽,所述动磨片与驱动动磨片转动的旋转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下动磨片的底面凹槽内设有若干条突出的弧形筋,所述若干条弧形筋构成叶轮状。
所述静磨片内表面上分布有相互交叉的第五刀槽和第六刀槽。
所述下动磨片上的刀口宽度小于上动磨片上的刀口宽度,所述第四刀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刀槽的宽度。
所述动磨片上方安装有打碎机构,所述打碎机构包括有打碎棒以及连接在打碎棒上的打碎刀片。
所述打碎刀片包括横向刀片与纵向刀片,所述横向刀片位于纵向刀片的上方。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碾磨机,动磨片由上而下分为三道,第一道与第三道外表面均具有呈梯形凹口的刀槽,刀槽呈这种形状在碾磨时料物不会堵塞在刀槽内,且更容易对刀槽内进行清洗,第二道呈交叉设置的刀槽碾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碾磨机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碾磨机中动磨片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图6为碾磨机中静磨片的结构图。
图7为动磨片底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的胶体磨碾磨机构的动磨片2外表面的每道的刀槽均为方形凹口,这种动磨片在碾磨时料物会堵在每道磨片的刀槽内,不易清洗,且碾磨的效率不高,为了针对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这种新型碾磨机,如图1-5所示,包括静磨片1与动磨片2,静磨片1是位于碾磨机壳的内圈壁上的,静磨片1是静止不动的,动磨片2与静磨片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果料是位于间隙之间受到磨片的碾磨(动磨片2与静磨片1均呈圆台状,这样碾磨时物料更易往下掉落),动磨片内部呈中空状态,这样能减小动磨片的重量,减轻对中心转轴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豪龙胶体磨厂(普通合伙),未经温州市豪龙胶体磨厂(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6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肋木
- 下一篇:一种液化工序阶段吸收塔二次蒸汽利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