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7188.4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民;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涛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55/12;B24B5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板 生产 抛光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油管,所述放油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油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能够使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工字轮转动,然后使第一工字轮带动第二工字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齿轮转动,通过设置的转动齿轮,使转动齿轮与凹槽上的齿槽相啮合,然后转动齿轮转动带动凹槽的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承载的前后移动,通过设置的水平轴,使承载架前后移动时能够带动水平轴前后移动,并且使箱体能够在水平轴上左右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一种电动工具,也称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以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抛光轮高速转动,由抛光轮和抛光剂的共同作用下,和待抛光表面进行摩擦,通过抛光轮和待抛光表面的相互作用,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和浅痕的目的。
在现有的复合板抛光过程中,几乎只有小型板材才用抛光机表面进行抛光,而大型板材通常是利用磨砂轮进行人工打磨,人工打磨时费时费力,且人工打磨的表面不均匀,误差较大,且打磨的过程中容易使板材表面产生高温并且产生碎屑,高温会使待抛光板材表面产生形变,从而影响加工精度,而产生的碎屑难以清理并且会到处飞溅,而且一些尖锐的碎屑在飞溅时易伤到工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具备加工大型板材表面时容易收集产生的碎屑等优点,解决了抛光机难以加工大型板材表面、碎屑难以清理和抛光时摩擦产生的高温对加工精度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油管,所述放油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油箱,所述集油箱与底座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左侧的上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承载架底部左侧凹槽的顶端开设有齿槽,所述凹槽与底座顶部两侧的凸块相啮合,所述承载架两侧的中部竖直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水平轴,所述水平轴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箱体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四工字轮,所述第四工字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侧连转动接有第三工字轮,所述第三工字轮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抛光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右端与箱体底部内侧的圆形通孔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其中底座左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工字轮,所述第一工字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工字轮,所述第二工字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底座左侧上部的空腔转动连接,该设计有益于使第一电机带动转动齿轮运动,从而使转动齿轮带动承载架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水平轴进行前后移动,最后带动抛光轮的前后移动,扩大了加工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其中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顶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空腔,所述转动齿轮与空腔不贴合,该设计有益于使凸块与凹槽相啮合,且使转动齿轮与承载架底部左侧凹槽内的齿槽相啮合,从而使承载架能够沿着凸块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生产用抛光机,其中箱体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滚轴,所述转动滚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转动连接有转动滑轮,所述转动滑轮与承载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箱体固定连接,该设计有益于使第三电机带动连接绳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箱体的上升和下降,最后带动抛光轮的上升和下降,达到对不同厚度板材加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涛,未经卢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7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