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吸水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7268.X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方程式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杨金贤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医用 吸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吸水棒,涉及医用吸水棒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一侧设有吸收机构,且吸收机构的内部一侧设有吸水棒,所述吸收机构的外壁一侧设有抽取机构,且吸收机构的内侧开设有吸水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拉动手柄使推拉杆带动活塞环运动,当拉出手柄时吸盘吸起吸水棒,推下手柄将吸水棒放置在筒体中,保证了吸水棒在使用时不受到污染,吸水棒在使用时通过医护人员挤压气囊,使气囊中的气体通过筒壁上分布的通气孔进入到筒体中,当放开气囊时,空气通过通气孔排出,使得吸水棒通过吸水口将需要吸走的水吸入,当拉出推拉杆时,吸水棒吸附在吸盘上,当推出推拉杆时,吸水棒脱离吸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吸水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医用吸水棒。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吸水棒用于医疗机构护理、检查、手术中使用,以及日常消毒使用,日常用的一般为无菌供给的医用吸水棒,即经过灭菌。
现有的吸水棒制作工序简单,对吸水棒本体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容易藏灰,如果吸收液体检测时,容易造成数据不准确,且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也容易接触到吸取的液体,容易产生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吸水棒制作工序简单,对吸水棒本体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容易藏灰,如果吸收液体检测时,容易造成数据不准确,且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也容易接触到吸取的液体,容易产生感染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医用吸水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医用吸水棒,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一侧设有吸收机构,且吸收机构的内部一侧设有吸水棒,所述吸收机构的外壁一侧设有抽取机构,且吸收机构的内侧开设有吸水口。
优选的,所述吸收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气囊,且气囊之间通过筒体连接,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筒壁,且筒壁的内部设有通气孔,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卡块。
优选的,所述抽取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外板体,且外板体的中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顶部设有手柄,且推拉杆的外壁下方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的底端安装有螺母,所述推拉杆的底端设有吸盘,所述外板体的内壁设有包覆层,且外板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卡块。
优选的,所述筒壁的内部等距设有六列通气孔,所述气囊的内侧与筒体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贯穿于外板体,且推拉杆与活塞环之间为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筒体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抽取机构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气囊呈椭圆球形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拉动手柄使推拉杆带动活塞环运动,当拉出手柄时吸盘吸起吸水棒,推下手柄将吸水棒放置在筒体中,保证了吸水棒在使用时不受到污染,当吸水棒使用完后,拔出吸收机构,再次通过推拉杆和手柄将使用过的吸水棒扔出。
2、本实用新型中,吸水棒在使用时通过医护人员挤压气囊,使气囊中的气体通过筒壁上分布的通气孔进入到筒体中,当放开气囊时,空气通过通气孔排出,使得吸水棒通过吸水口将需要吸走的水吸入。
3、本实用新型中,吸水棒放置在筒体内部,使吸水棒不接触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且吸水棒通过推拉推拉杆使活塞环在包覆层上运动,使吸盘配合推拉杆的运动吸收,当拉出推拉杆时,吸水棒吸附在吸盘上,当推出推拉杆时,吸水棒脱离吸盘,在更换吸水棒时就不要人工的接触到吸水棒,以免产生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抽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筒壁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方程式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方程式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72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现实定位腰带及其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易空氧混合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