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骑行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7944.3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9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傅家兵;王国定;郑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益安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12;A42B3/28;B29D25/00;B29C51/10;B29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骑行头盔,包括头盔,头盔由一体成型盔形的EPS减震内衬和与之形状相匹配的覆板组成,EPS减震内衬的内部设有若干条缓冲加强筋,相邻两根缓冲加强筋之间间隙形成内导流槽,EPS减震内衬的外部设有与内导流槽位置正对的外导流槽,外导流槽的一端开设有与头盔内部连通的通风口,EPS减震内衬的背部表面开设有与通风口位置正对的对流孔,本实用新型的头盔由EPS减震内衬和覆板热压加工而成,使得头盔的制作步骤更为简单,通过在板材的A、B面贴覆PE材料的覆膜,只需撕下A面上的一层覆膜,使得在板材在进行着色和印刷图案形成油墨涂层时,避免油墨溅到EPS减震内衬和板材的B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骑行头盔。
背景技术
骑行过程中的摔倒会对头部造成很大的损害,即使骑行者是以较低的车速沿着坡度平稳的自行车道骑行,也同样不可忽视安全问题。佩戴骑行头盔的原因很简单也很重要,就是为了保护头部,减少伤害。
但是现在自行车头盔在生产时,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在对头盔顶部覆板进行印刷着色时,油墨较易粘连在头盔的内衬上,降低了头盔生产的产品良率;传统的自行车头盔在户外使用时,长时间的风吹四晒,易对头盔的着色层造成一定的损坏,使得自行车头盔的耐候性较差;且传统的自行车头盔通风性能较差,同时佩戴骑行的过程中,风阻影响较大,长时间佩戴,会对佩戴者造成一定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行头盔的铰链,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在对头盔顶部覆板进行印刷着色时,油墨较易粘连在头盔的内衬上、头盔的耐候性较差及佩戴过程中会产生闷热不适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骑行头盔,包括头盔,所述头盔由一体成型盔形的EPS减震内衬和与之形状相匹配的覆板组成,所述EPS减震内衬的内部设有若干条缓冲加强筋,相邻两根缓冲加强筋之间间隙形成内导流槽,所述EPS减震内衬的外部设有与内导流槽位置正对的外导流槽,所述外导流槽的一端开设有与头盔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EPS减震内衬的背部表面开设有与通风口位置正对的对流孔,所述EPS减震内衬的两侧边缘底部均设有帽带安装孔,所述EPS减震内衬正面顶部开设有GOPRO架安装孔;
所述覆板的底面喷涂有油墨涂层,所述覆板的表面印刷机印刷雾面处理后贴覆有PMMA膜,所述覆板紧密贴覆于EPS减震内衬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导流槽和外导流槽靠近通风口的一端槽底均设有坡形的过度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流孔为两个,对称开设于EPS减震内衬的背部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EPS减震内衬的内侧开设有与帽带安装孔等宽的侧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MMA膜的厚度为30μm~100μm,且所述PMMA膜的边缘包覆于覆板内侧的底部,所述覆板可为PVC板或PC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头盔由EPS减震内衬和覆板热压加工而成,使得头盔的制作步骤更为简单,通过在板材的A、B面贴覆PE材料的覆膜,只需撕下A面上的一层覆膜,使得在板材在进行着色和印刷图案形成油墨涂层时,避免油墨溅到EPS减震内衬和板材的B面上,同时可以在板材的A面上进行多种颜色和不同形状图案的印刷,提高头盔生产的产品良率;
2)通过在板材的A、B面贴覆PE材料的覆膜,只需撕下B面上的一层覆膜,使得板材的B面可根据头盔的设计需要,在B面全部或局部印刷成不同形状雾面,增加头盔产品种类的多样性;
3)印刷雾面后的板材在B面表面再贴覆一层PMMA膜,可以有效防止覆板的表面刮花,同时使得头盔的着色区域具备一定的耐候性,提高头盔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益安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益安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7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乙烯酮吸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摇杆的三轮全向碰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