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操作的肺结节钩线定位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8413.6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东升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李向楠;杨慧娟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操作 结节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肺结节钩线定位针,包括穿刺针、钩针和推送针,所述穿刺针为中空结构,且穿刺针的前端为尖刃,所述钩针由钩针杆和至少两个在钩针杆前端部并绕钩针杆前端部等分分布的J型钩组成,钩针的尾部连接有丝线;装配时,所述钩针的J型钩变形收缩后插设于穿刺针内,所述推送针活动插设于钩针杆后方的穿刺针内,且推送针的前端面与钩针杆的后端面相互抵靠,所述推送针的末端外露于穿刺针;推送针的末端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径大于穿刺针的内径;在穿刺针的轴向上,限位块与穿刺针后端面之间设置一锁止器,该锁止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推送针的外壁上,推送针的长度与钩针杆的长度之和等于或略大于穿刺针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操作的肺结节钩线定位针。
背景技术
肺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目前术前定位多借助CT 引导下经皮穿刺实现,常用的定位材料包括带钩金属丝等。其中带钩金属丝(Hook-wire) 头端呈钩状可固定在肺内,定位时需在CT引导下利用套管针经皮穿刺将其释放到病灶处或附近,之后剪断留置体外部分,立即转至手术室进行手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16436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肺小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外套针和设置于外套针内的内套针,外套针的前端为尖刃结构,内套针的长度大于外套针的长度,并可沿外套针轴向自由移动;所述内套针包括针芯、空心管和针塞,针芯和针塞分别位于空心管两端;针芯头部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J型钩,针芯尾部设有丝线;针塞表面沿轴向设有凹槽,针芯尾部的丝线依次穿过空心管、凹槽穿出内套针。使用时,将肺小结节穿刺定位针的针芯、空心管、针塞和丝线连为一个整体形成内套针,并将内套针由外套针的尾端自后向前插入外套针内,J型钩收缩于外套针内;将外套针连同内套针一起置入病灶处; CT扫描确定针芯位置正确后,继续向前推送内套针,同时外套针略退后,J型钩伸出外套针的前端并释放, 使其固定于病灶处,然后,CT再次扫描确定针芯头部位置正确后,退出外套针,拔除内套针的针塞,再退出空心管。 但是,该定位针存在如下缺陷:(1)需要借助 CT扫描来确定内套针的进针深度,增加患者身体受到的辐射剂量,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延长了治疗时间,并且,操作难度较大;(2)丝线需要穿过空心管,比较麻烦,并且,推出空心管的时候,也会对丝线造成一定程度的牵拉,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疼痛;(3)由于J型钩收缩于外套针内时,J型钩的尖端保持向后弯折的状态,在J型钩伸出外套针后,J型钩释放的一瞬间会向外剥离周围的组织,造成病灶处较大程度的撕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肺结节钩线定位针,该肺结节钩线定位针无需借助 CT扫描来确定内套针的进针深度,节约成本,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并且,CT内套针的推送行程固定,一次到位,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
一种便于操作的肺结节钩线定位针,包括穿刺针、钩针和推送针,所述穿刺针为中空结构,且穿刺针的前端为尖刃,所述钩针由钩针杆和至少两个在钩针杆前端部并绕钩针杆前端部等分分布的J 型钩组成,钩针的尾部连接有丝线;
装配时,所述钩针的J 型钩变形收缩后插设于穿刺针内,所述推送针活动插设于钩针杆后方的穿刺针内,且推送针的前端面与钩针杆的后端面相互抵靠,所述推送针的末端外露于穿刺针;推送针的末端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径大于穿刺针的内径;在穿刺针的轴向上,限位块与穿刺针后端面之间设置一锁止器,该锁止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推送针的外壁上,推送针的长度与钩针杆的长度之和等于或略大于穿刺针的长度;
工作时,保持钩针、推送针、穿刺针、锁止器处于装配好的状态子皮肤外向内进行穿刺,当穿刺针的前端到达体内病灶位置处时,保持穿刺针不动,拆下锁止器,继续向内推送限位块至其与穿刺针的后端面贴紧,此时,J 型钩穿过穿刺针的前端开口并在穿刺针的前方呈自然张开状态;最后,向外拔出推送针和穿刺针,钩针留置于体内,同时,丝线的尾端暴露于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东升,未经周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8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钢构件焊接平台
- 下一篇:一种地面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