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毛细管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8602.3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翟树馨;张刚;李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航航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4 | 分类号: | F28F9/24;F28F9/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毛细管 折流杆 换热器 折流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毛细管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现有折流圈采用焊接的方式组合而成,导致尺寸偏差大而不适用于毛细管换热管,用于毛细管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包括折流圈本体,所述折流圈本体包括支撑环和折流杆,所述支撑环和折流杆一体加工而成,所述折流圈本体四周均布个用于固定支撑折流圈的通孔,避免焊接产生误差,在用于毛细管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技术领域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毛细管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
背景技术
传统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采用支撑环内焊接折流杆结构,适用于换热管直径大、换热管管间距大的换热器,当换热管规格为外径小于4mm,壁厚小于1mm的毛细管时,传统的焊接式折流圈因焊接造成尺寸偏差较大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毛细管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解决现有折流圈采用焊接的方式组合而成,导致尺寸偏差大而不适用于毛细管换热管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用于毛细管折流杆换热器的折流圈,包括折流圈本体,所述折流圈本体包括外部的支撑环和位于支撑环内等距排列的多个折流杆,所述支撑环和折流杆一体加工而成,避免折流杆与支撑环因焊接造成的尺寸偏差,更加精细,所述折流圈本体四周均布个用于固定支撑折流圈的通孔。
更进一步,各所述通孔直径为4mm,与换热管直径相匹配。
更进一步,所述折流圈本体采用不锈钢板材制成。
更进一步,所述折流杆的宽度为1.8mm,所述折流圈本体厚度为5mm。
更进一步,所述折流圈本体1按照支撑环内的折流杆呈90°交叉排布的方式依次放置,两个相互交叉为90°的折流圈本体为一个折流单元,每个折流单元中的两个折流圈本体上的折流杆相互垂直,形成两个折流圈本体的两根折流杆之间可夹持一根换热管的结构,所述换热管在折流单元下进行固定,使用时根据换热器芯体长度使用多个折流单元,各所述折流单元之间相邻两折流圈本体上的折流杆均呈相互垂直状态。
更进一步,各所述折流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换热管直径0.2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支撑环和折流杆一体加工而成,避免折流杆与支撑环因焊接造成的尺寸偏差,适用于外径小于4mm,壁厚小于1mm的换气管使用,各折流圈本体依次交叉方式实现对换热管的固定,且各折流杆之间间距与换热管直径相近,结合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流单元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流单元正面结构示意图。
1.折流圈本体、2.支撑环、3.折流杆、4.换热管、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航航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航航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8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