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孔深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8890.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1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谅;林卫波;傅益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京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深自动检测设备,该孔深自动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一孔深检测机构以及用于将待测零件旋转至所述孔深检测机构位置以及将已测零件转动离开所述孔深检测机构位置的转盘,每一所述孔深检测机构沿着所述转盘的周端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采用自动化操作,检测精度高,良率高,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孔深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孔深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五金类圆柱产品的中心孔的检测方式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制作检具来测量。制作检具测量原理时将规定好大小的探针固定在检测仪表上,在把检测仪表固定在自制的夹具上,在将产品放入夹具中移动检测仪表从而达到检测孔深的效果。使用人工制作检具来测量有以下弊端:采用人工制作检具来测量主要问题是速度慢、效率低,检测精度差,且由于人工长时间检测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导致良率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深自动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人工制作检具测量孔深导致效率低、检测精度差、良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孔深自动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一孔深检测机构以及用于将待测零件旋转至所述孔深检测机构位置以及将已测零件转动离开所述孔深检测机构位置的转盘,每一所述孔深检测机构沿着所述转盘的周端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每一所述孔深检测机构包括数显深度计和用于驱动所述数显深度计沿着孔深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器,所述数显深度计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所述转盘配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第二驱动器,所述转盘上沿着表面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零件的定位夹具,每一所述孔深检测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周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所述定位夹具具有与零件相适配的容纳通孔,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零件的托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所述托盘分割形成有相对于转盘径向移动以使检测后的零件脱落的至少一分割移动块,所述分割移动块配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分割移动块移动的第三驱动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沿着所述转盘的周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合格的已测零件和不合格的已测零件分料的至少一分料机构,每一所述分料机构与至少一所述分割移动块在位置上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主体,所述分料主体上形成有用于承接合格的已测零件的第一承接部和用于承接不合格的已测零件的第二承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所述分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主体上的第一承接部或第二承接部移动至承接脱落零件的位置的第四驱动器,所述分料主体是第四驱动器的驱动轴或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器的驱动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沿着所述转盘的周端还设置有至少一进料机构,每一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振动盘上还连接有至少一用于将零件导入所述定位夹具的导管;每一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限制零件进入所述定位夹具的限制装置;所述限制装置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夹具的容纳通孔对准的导向孔,所述限制装置还包括沿所述导向孔的径向伸缩移动的用于封闭和打开导向孔的第一伸缩件以及用于挤压和松开与最末端零件相邻的零件的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由第五驱动器和第六驱动器驱动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中,所述孔深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采用自动化操作,检测精度高,良率高,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孔深自动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京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京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8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