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9412.3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3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丰;周源东;陈康楷;吴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85;F24F11/89;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制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制冷装置,包括:夹层窗,所述夹层窗包括玻璃窗体以及位于所述玻璃窗体内的制冷水腔,所述玻璃窗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制冷水腔连通的窗体进水口和窗体出水口;水泵,所述水泵出水口连通所述窗体进水口;位于水井井水中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窗体出水口,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偏远落后农村现有的水井,简易节能,可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满足村民的室内制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建筑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空调被大量使用,于此同时能耗问题逐渐增大。而在我们中国的某些村落,人们用不起空调。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创造一种基于该种环境下的简易节能的制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制冷装置,随着农村的发展,村民们家里都通上了自来水,而往日家门口挖的水井渐渐荒废,利用其现有的水井,可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满足村民的室内制冷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制冷装置,包括:夹层窗,所述夹层窗包括玻璃窗体以及位于所述玻璃窗体内的制冷水腔,所述玻璃窗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制冷水腔连通的窗体进水口和窗体出水口;水泵,所述水泵出水口连通所述窗体进水口;位于水井井水中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窗体出水口,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
由此,在偏远落后的村庄,具体使用该装置时,只需将换热器安装固定或投放于现有的水井中,将夹层窗安装固定于窗框内,以天然井水作为制冷源,在水泵的作用下,所述夹层窗内制冷水被抽往对应的热交器中进行降温,再回流到所述夹层窗内,循环使用,整个系统是封闭式的,水泵能耗很低而且需要的流量也不大,在成本和能耗方面都是远低于空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制冷装置,利用偏远落后农村现有的水井,简易节能,可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满足村民的室内制冷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制冷装置,所述夹层窗内设置有扰动条。
由此,设有加强水流扰动的扰动条,加强水流与玻璃的换热,以吸收更多室内热量。
优选的,所述玻璃窗体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层,所述玻璃窗体远离室内的一侧设置有绝热层。
由此,在玻璃窗体内的制冷水有效吸收室内的热量的同时,可尽可能减少室外热量的吸收,从而有效利用制冷水进行室内降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制冷装置,所述换热器包括两个集流管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若干U形换热管,两个所述集流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所述U形换热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集流管连通。
由此,U形换热管增加换热效果,可有效利用井水对制冷水进行降温冷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制冷装置,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若干排毛细管以及对各所述毛细管支撑固定的若干定位夹,两个所述集流管分别位于各排毛细管两端,每排毛细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毛细管,各所述定位夹分别设置于各所述U形换热管上。
具体的,还包括支撑边板,所述支撑边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集流管31,所述U形换热管与所述支撑边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毛细管换热器,支撑边板和集流管固定在一起,形成各所述U形换热管以及各所述毛细管的支撑框架,各定位夹设置在集流管上,毛细管放置在各定位夹上,通过定位夹进行支撑固定,能够避免压弯毛细管等问题,由于毛细管的管径较小,可以使毛细管内的制冷水与外井水进行充分接触换热,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以及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毛细管换热器,两个所述集流管分别位于各所述U形换热管的上部位置与下部位置,位于上部位置的所述集流管设置有进水口,位于下部位置的所述集流管上设置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9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齿型自复位耗能桥梁隔震支座
- 下一篇:可以多次写程序的儿童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