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2851.X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6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邓宏彬;彭腾;黄春光;文颀;熊镐;刘野;周惠民;顾虎;涂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宏大和创防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F1/00 | 分类号: | F41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火箭弹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射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包括五个发射管,五个所述发射管前端部套装有与之相适配的前端卡,五个所述发射管中部套装有与之相适配的中卡,五个所述发射管尾部套装有与之相适配的后端卡,所述前端卡内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内侧末端穿过中卡后固定安装在后端卡上,所述中卡外部平面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法兰,所述拉杆为中空的薄壁金属管,五个所述发射管均为碳纤维发射管,所述前端卡、中卡、后端卡外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之相适配的固定箍,所述中卡上的固定箍的宽度大于前端卡、后端卡上的固定箍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具有质量轻,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射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
背景技术
火箭弹发射舱是发射技术中的核心产品,可以为火箭弹提供保护,提高火箭弹的可靠性。随着旋翼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适用于微型旋翼无人机的微型火箭弹技术也日益成熟,进行微型旋翼无人机火箭弹发射箱的研究也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常规的火箭弹发射舱通常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备成型。金属发射箱一般采用钢或铝合金等金属焊接冷拔成型,成型工艺复杂,质量重且价格昂贵;非金属贮运发射舱一般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成型,产品的成本高,不适用批量生产。微型旋翼飞行器的成本低,负载小,现有的常规火箭弹发射箱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质量轻,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包括五个发射管,五个所述发射管前端部套装有与之相适配的前端卡,五个所述发射管中部套装有与之相适配的中卡,五个所述发射管尾部套装有与之相适配的后端卡,所述前端卡内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内侧末端穿过中卡后固定安装在后端卡上,所述中卡外部平面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法兰。
优选的,所述拉杆为中空的薄壁金属管。
优选的,五个所述发射管均为碳纤维发射管。
优选的,所述前端卡、中卡、后端卡外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之相适配的固定箍,所述中卡上的固定箍的宽度大于前端卡、后端卡上的固定箍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发射筒截取自标准碳纤维管,质量轻,强度高,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2)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卡、中卡及后卡为碳纤维基复合材料制成,成本低,质量轻,且这三个零件除了厚度,外形一致,可以采用同一套模具制造,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的多联火箭弹发射舱,在发射筒与发射筒的间隙内设计了走线管,安装、检修方便;
(4)通过更换不同的连接法兰,该发射舱可以适配于不同的发射平台,通用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联微型火箭弹发射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拉杆12、法兰13、前端卡28、中卡29、后端卡30、固定箍70、发射管7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宏大和创防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宏大和创防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2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插沼气喷管防治回火积碳锅炉
- 下一篇:一种三废实时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