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3253.4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7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钻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圆孔 预留 洞口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包括有一钢制的圆筒,所述圆筒呈倒放的类圆台状,该圆筒内部通口上下贯穿圆筒,圆筒底部固设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两端水平延伸至圆筒内壁并固连,所述固定板中部上下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圆筒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手柄,该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结构简单合理,便捷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日益高层化发展,一些原本不太突出的问题日益突出,例如高层建筑的混凝土预留洞,同一规格预留洞数量越来越多,而传统的预留洞模具重复利用率特别低,且对洞口质量和混凝土面质量影响较大,不仅废工废料,而且工作效率特别低,同时传统模具的拆除时间不好掌控,必须在未完成初凝是对其进行拆除,这样难免会对混凝土板面进行踩踏,影响混凝土面的质量,但待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拆除的话模具即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不仅结构简单合理,而且使用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包括有一钢制的圆筒,所述圆筒呈倒放的类圆台状,该圆筒内部通口上下贯穿圆筒,圆筒底部固设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两端水平延伸至圆筒内壁并固连,所述固定板中部上下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圆筒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均由圆钢弯折为组成,即形成一拉口,圆钢两端均固连在圆筒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顶部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在与两手柄配合处对称设置有两水平朝外延伸的卡条,两卡条截面大小与拉口处大小一致,其中一卡条两侧的盖板处均朝内开设有两安装槽,该安装槽大小与圆钢大小相当。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包括有预留段与缩径段,预留段位于缩径段上端,该缩径段表面均沿其周向均布有若干缩径槽,该缩径槽自下而上呈等腰三角形状,该缩径槽两侧的缩径段均朝内敲击,使缩径槽逐渐缩小后将缩径槽两侧的缩径段均焊接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圆筒为钢制,该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可在多项工程中使用,重复利用率高;(2)模具易拆除,对形成的洞口质量几乎没有影响;(3)拆除时间易掌握,可在混凝土初凝后再进行拆除,其不影响混凝土面的质量;(4)工作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盖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筒展开示意图。
图中:1-圆筒,2-通口,3-固定板,4-固定孔,5-手柄,6-圆钢,7-盖板,8-卡条,9-安装槽,10-预留段,11-缩径段,12-缩径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锥形圆孔预留洞口模具,包括有一圆筒1,所述圆筒呈倒放的类圆台状,该圆筒内部通口2上下贯穿圆筒,圆筒底部固设有一固定板3,该固定板两端水平延伸至圆筒内壁并固连,所述固定板中部上下贯穿开设有φ2的固定孔4,所述圆筒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手柄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采用40*4的镀锌扁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均由φ8的圆钢6弯折为组成,即形成一拉口,圆钢两端均固连在圆筒上表面,手柄的设计有利于轻松拆除该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未经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3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形方孔预留洞口模具
- 下一篇: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