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蚀刻基板边沿压紧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4078.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一;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臻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32 | 分类号: | H01J37/32;H01L21/687;H01L21/67 |
代理公司: | 50216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蔽 上表面齐平 支撑凸点 露出孔 平衡部 支撑 本实用新型 成品品质 弧形倒角 环状结构 基板边沿 蚀刻基板 蚀刻气体 使用寿命 压紧框架 依次设置 上表面 凸出的 下表面 基板 底座 侵入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蚀刻基板边沿压紧框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本体,本体中心形成露出孔,本体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平衡部、支撑部和遮蔽部,平衡部、支撑部和遮蔽部的上表面齐平,厚度分别为h1、h2和h3,且h1>h2>h3,其中支撑部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凸出的支撑凸点,所述支撑凸点的厚度为h4,且h1≥h2+h4;所述遮蔽部端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表面与遮蔽部上表面齐平,接触部的厚度为h5,且h2>h5>h3,所述接触部远离露出孔的一端与遮蔽部之间具有弧形倒角。有利于提高框架在底座上的稳定性,同时防止蚀刻气体侵入对框架和基板边沿破坏,大大延长框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基板成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玻璃基板的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蚀刻基板边沿压紧框架。
背景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是半导体制造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制造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蚀刻腔、底座以及遮蔽框架等部件,其中底座主要用于承载玻璃基板并对其进行均匀加热,而遮蔽框架主要放置于玻璃基板上方,并对玻璃基板的边沿进行覆盖压紧,在蚀刻成膜工艺进行过程中保护该部位的玻璃基板不被处理,在工艺进行过程中,经常因为框架与玻璃基板的接触面积过小,或设备运转抖动等其他因素,导致沉积所用的等离子气体极易侵入框架与玻璃基板的缝隙之中,使得框架对应部位发生焦糊现象,缩短框架使用寿命,同时焦糊产生的粉尘掉落至玻璃基板上,也大大降低了玻璃基板成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蚀刻基板边沿压紧框架,有效防止等离子气体侵入框架与玻璃基板的缝隙,延长框架使用寿命,提高玻璃基板成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蚀刻基板边沿压紧框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中心形成露出孔,其关键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平衡部、支撑部和遮蔽部,所述平衡部、支撑部和遮蔽部的上表面齐平,厚度分别为h1、h2和h3,且h1>h2>h3,其中支撑部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凸出的支撑凸点,所述支撑凸点的厚度为h4,且h1≥h2+h4;
所述遮蔽部端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表面与遮蔽部上表面齐平,接触部的厚度为h5,且h2>h5>h3,所述接触部远离露出孔的一端与遮蔽部之间具有弧形倒角。
采用以上结构,蚀刻过程中通过接触部与玻璃基板边沿接触,从而防止等离子气体侵入遮蔽部,对该部位的框架造成破坏,导致焦糊并产生粉尘,有利于提高基板成品质量,同时弧形倒角A可有效减少阳极氧化涂层在该位置处的尖锐度,提高该位置的光滑度,即涂层的均匀度,有利于保证其绝缘效果,防止焦糊,此外通过支撑凸点与底座接触支撑,可尽量减少框架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即降低氧化涂层被损坏风险,有利于延长框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下表面具有安装沉槽,所述安装沉槽下部敞口,并配置有与其相适应的陶瓷定位块,所述陶瓷定位块具有敞口朝下的定位槽。采用以上方案,在使用时,通过定位槽与底座上的定位头配合,有利于提高框架的稳定性,弱化振动影响,且陶瓷定位块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有利于保证其绝缘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沉槽底部具有朝露出孔所在一侧水平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陶瓷定位块前端具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嵌入部,所述陶瓷定位块尾端与安装沉槽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嵌设有压紧块;
所述压紧块两侧分别与陶瓷定位块端面和安装沉槽内壁抵接,所述陶瓷定位块尾端具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压紧部,所述压紧块上具有所述压紧部配合的压紧凹槽,所述本体上对应安装沉槽的位置设有螺孔A,所述螺孔A与安装沉槽贯通,所述压紧块上正对螺孔A的位置设有螺孔B。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压紧块压紧的方式,实现陶瓷定位块的可拆卸安装及固定,以及嵌入部与限位部的配合,大大提高陶瓷定位块相对框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臻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臻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法刻蚀设备及其顶盖
- 下一篇:一种二极管换向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