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5390.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8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扬;陆旺;周龙;洪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1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减震 鞋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3D打印减震鞋底,由多个3D打印的螺旋极小曲面组成。螺旋极小曲面由多方向空间管混接,多方向空间管构造联通且规则的三维多孔结构,相邻三维孔洞大小一致。由于螺旋极小曲面都为G0连接,受力时曲面受力点分布均匀,其镂空结构支撑性出色,力学性能良好,具备优越的防撞击和缓震性能。通过对螺旋极小曲面的参数化设计,利用多方向空间管构造联通且规则的三维多孔结构,大大降低鞋子的总重量。同时孔洞结构、孔隙率都可进行自由调整,使得鞋底表面变化柔和、丰富,内部空间错综复杂,不可全视,鞋底整体看上去非常迷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的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鞋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鞋子的功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制鞋工艺从产品设计、开版、开模、缝线、成型整个过程需花费大量时间,且工艺流程复杂,已经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鞋子多样性的需求。
3D打印技术可以使鞋子快速成型,突破传统制鞋工艺的限制,把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抽象设计理念变成真实的鞋子,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可以降低鞋子的研发时间,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现有3D打印技术中,由于受到打印材料的限制,3D打印的鞋底都较为笨重,减震性能无法与传统工艺利用发泡材料制得的鞋底相比,限制了3D打印鞋底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减震鞋底,该鞋底相对传统3D打印鞋底来说,更为柔软,且减震性能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减震鞋底,由多个3D打印的螺旋极小曲面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极小曲面由多方向空间管混接,多方向空间管构造联通且规则的三维多孔结构,相邻孔洞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螺旋极小曲面为螺旋二十四面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减震鞋底,采用螺旋极小曲面打印,这种三周期的极小曲面都为G0连接,受力时曲面受力点分布均匀,其镂空结构支撑性出色,力学性能良好,具备优越的防撞击和缓震性能。再通过对螺旋极小曲面的参数化设计,利用多方向空间管构造联通且规则的三维多孔结构,大大降低鞋子的总重量。同时孔洞结构、孔隙率都可进行自由调整,使得鞋底表面变化柔和、丰富,内部空间错综复杂,不可全视,击中视觉潜意识的盲区,鞋底整体看上去非常迷人,利于3D打印鞋底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螺旋极小曲面样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鞋底本体;2-螺旋极小曲面;21-空间管;22-三维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3D打印减震鞋底1,由多个3D打印的螺旋极小曲面2组成。螺旋极小曲面2由多方向空间管21混接,多方向空间管21构造联通且规则的三维多孔结构22,相邻三维孔洞22大小一致,三维孔洞22直径大小为5-7mm,相邻三维孔洞22的空间管21为10-15mm。
上述3D打印减震鞋底的打印方式如下:
利用T-Splines软件制作减震鞋底模型,将减震鞋底的3D模型导入3D打印机。
3D打印机采用烧结激光打印机,打印材料为TPU粉末。
3D打印机预热温度设定100°,预热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5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合驱动机构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骨收集成型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