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6056.8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4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舒泽亮;蔡春健;马俊扬;张旭峰;聂江霖;马兰;何晓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半桥电路 电池包 次侧 电感 本实用新型 一次侧线圈 漏极 源极 电池组 正极 串联锂电池 单体电池 电路结构 电压影响 均压电路 依次串联 有效容量 锂电池组 负极 多端口 锂电池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其包括由偶数个依次串联的锂电池组成的电池包、高频多端口变压器、一次侧半桥电路和若干个二次侧半桥电路;一次侧半桥电路包括N型开关管SA,N型开关管SA的漏极分别与电池包的正极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N型开关管SA的源极分别与电感LP1的一端和N型开关管SB的漏极相连接;N型开关管SB的源极分别与电池包的负极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次侧线圈TP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一次侧线圈TP的另一端与电感LP1的另一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避免了锂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最低电压影响电池组有效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均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相关技术的进步,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绿色环保、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新能源分布式微型发电网的储能环节,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等场合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单体电压比较低,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满足大功率等级的负荷要求,需要对一定数量的电池串联成电池组来满足实际电池电压需求。但是受限于现阶段的制造工艺、再加上工作温度等环境的影响,锂离子电池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出现电池容量、等效内阻等参数不一致的问题。
每一个电池的电压和剩余容量都受其电池参数的影响。那么电池组中电池参数的不一致会直接使得同一个电池组内的电池电压的不一致和剩余容量的不一致。电池组的有效容量主要取决于电池组内最低电压的单体电池,所以同一电池组内单体电压的压差过大会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解决了锂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最低电压影响电池组有效容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串联锂电池均压电路,其包括由偶数个依次串联的锂电池组成的电池包、高频多端口变压器、一次侧半桥电路和若干个二次侧半桥电路;一次侧半桥电路包括N型开关管SA,N型开关管SA的漏极分别与电池包的正极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N型开关管SA的源极分别与电感LP1的一端和N型开关管SB的漏极相连接;N型开关管SB的源极分别与电池包的负极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次侧线圈TP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一次侧线圈TP的另一端与电感LP1的另一端相连接;
每两个相邻的锂电池形成一个电池组并对应一个二次侧半桥电路,第m个二次侧半桥电路包括N型开关管S2m-1,N型开关管S2m-1的漏极与与其对应的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N型开关管S2m-1的源极分别连接N型开关管S2m的漏极和电感Lsm的一端;电感Lsm的另一端与二次侧线圈Tsm的一端相连接;二次侧线圈Tsm的另一端连接至与其对应的两个锂电池的正负极串联线;N型开关管S2m的源极与与其对应的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一次侧线圈TP与电感LP1相连接的一端为同名端;二次侧线圈Tsm与电感Lsm相连接的一端为同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6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户外使用的大容量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防丢充电器和防蹭电的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