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用密封硅胶条的注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6182.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0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向仲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普泰克压铸(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4;B29L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 转向 操控 系统 密封 硅胶 注射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用密封硅胶条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和定模相靠近的一面分别内嵌安装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和下模芯相卡接且卡接处形成型腔,定模顶面开有注料口,上模芯两侧和动模间开有液体硅胶流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液体硅胶流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的一端均连通型腔,液体硅胶流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注料口,空气排出通道的另一端贯穿动模的外壁。动模和定模精准合模,上模芯和下模芯精准卡接使得型腔闭合,通过注料口向液体硅胶流入通道注入液体硅胶,液体硅胶沿液体硅胶流入通道流入型腔内,型腔内空气沿空气排出通道排出到外界,液体硅胶凝固成型后将动模和定模开模取出产品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用密封硅胶条的注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铝合金外壳常常需要使用贴合外壳的硅胶条进行密封,目前的硅胶条都是根据外壳尺寸单独生产并通过人工套接在外壳上的,硅胶条和铝合金外壳不能达到很高的无缝结合力,不能达到IPX9K的防护等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用密封硅胶条的注射成型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用密封硅胶条的注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用密封硅胶条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和定模紧密贴合,所述定模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滑块,所述动模的一侧外壁开有卡槽,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卡槽,所述动模和定模相靠近的一面中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内嵌安装上模芯和下模芯,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相卡接,且上模芯和下模芯卡接处形成型腔,上模芯外侧的动模上固定安装导向柱,所述下模芯外侧的定模上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滑动套接导向孔,所述定模远离动模的一面中部开有注料口,所述上模芯两侧和动模间开有液体硅胶流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所述液体硅胶流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的一端均连通型腔,所述液体硅胶流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注料口,所述空气排出通道的另一端贯穿动模的外壁,所述动模和定模内均安装加热电路,且加热电路分别紧贴上模芯和下模芯。
优选的,所述注料口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注料口两侧的动模通过螺栓连接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位于注料口的正上方,且压紧板上开有正对注料口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定模的底座上固定安装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紧密贴合下模芯底部的定模,所述定模边角处的支撑柱上套接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动模内固定套接两个连接杆,所述上模芯远离下模芯的一端两侧均开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卡接定位孔,两个所述连接杆和上模芯以及动模间分别开有液体硅胶流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
优选的,所述动模内开有注射孔,且注射孔的两端分别连接注料口和液体硅胶流入通道,所述动模和定模的外壁均安装电路插头,且电路插头电连接加热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模芯通过连接杆卡接定位孔,使得上模芯安装后能够与液体硅胶流入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对准,确保液体硅胶的流通,保证成型过程;动模和定模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导向合模,使得滑块卡接滑槽,从而使得动模和定模精准合模,上模芯和下模芯精准卡接使得型腔闭合,型腔与铝合金外壳相同,使得硅胶条成型后能够无缝贴合汽车铝合金外壳;加热电路对型腔和液体硅胶流入通道加热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模具的温度达到一个稳定数值,确保液体硅胶流通时保持液态,使得流通更加顺畅;通过注料口和注射孔向液体硅胶流入通道注入液体硅胶,液体硅胶沿液体硅胶流入通道流入型腔内,型腔内空气沿空气排出通道排出到外界,确保型腔内充满液体硅胶,保证产品成型品质,液体硅胶凝固成型后将动模和定模开模取出产品即可,使用方便;动模和定模合模时,定模会受到动模的冲击,通过支撑柱和缓冲弹簧对冲击进行缓冲,使得合模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普泰克压铸(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康普泰克压铸(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6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工装压紧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