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微波协同薯类熟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8451.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H05B6/6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微波 协同 薯类 熟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微波协同薯类熟化装置,包括设置箱门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位于两相对侧壁的红外发射器,箱体内还设置有位于上壁的微波发射器;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下方的安装箱,安装箱内安装有出风管向上延伸并与箱体连通的风机,且安装箱上还开设有若干进气孔;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壁且连通其内外的排气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熟化装置能够结合微波和红外线熟化的优点,微波发射器发生微波对薯类进行内外均匀熟化,且通过红外线能够在薯类表面快速形成固化层,防止薯类内部水分散失,且产生更多风味物质,这样既保证了薯类风味的同时减少了焦糊化层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熟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微波协同薯类熟化装置。
背景技术
薯类(包括甘薯、马铃薯、芋头、山药、木薯等一系列根茎类农产品)富含各种营养素,食用后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一般情况下,薯类的食用方法包括生食、蒸煮、油炸、烘烤(如,红外照射、电加热等)及微波等。且在日常生活中以烘烤和微波较多,且烘烤常见于商业市场,微波常见于家庭制备。微波熟化,是利用微波的能量特征,对食物进行加热熟化的过程,微波的最大特点是,微波是在被加热物内部产生的,热源来自物体内部,加热均匀,不会造成“外焦里不熟”的夹生现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由于“里外同时加热”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加热效率高;红外加热,是利用红外线原理进行加热,它具有品质优良、热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升温迅速、省电、设备寿命长等特点,是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节能加热技术。
经烘烤(红外加热)的薯类具有较好的风味,以及薯类的各种营养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微波的薯类在加工时需要在其外表包裹保鲜膜以防止其水分散失,且其在微波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及烘烤的丰富,因此其产生的风味物质远远少于烘烤,风味不佳。
但是,烘烤往往伴随较高的温度,容易造成薯类外层干化、焦糊化,从而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且严重情况下将导致整个薯类均出现焦糊化,严重影响风味,且经食用后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新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外、微波协同薯类熟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薯类微波风味不佳、烘烤容易产生焦糊化影响风味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红外、微波协同薯类熟化装置,包括设置箱门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位于两相对侧壁的红外发射器,箱体内还设置有位于上壁的微波发射器;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下方的安装箱,安装箱内安装有出风管向上延伸并与箱体连通的风机,且安装箱上还开设有若干进气孔;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壁且连通其内外的排气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结合微波和红外线熟化的优点,微波发射器发生微波对薯类进行内外均匀熟化,且通过红外线能够在薯类表面快速形成固化层,防止薯类内部水分散失,且产生更多风味物质,这样既保证了薯类风味的同时减少了焦糊化层的出现。
进一步地,箱体与安装箱之间还设置有辅热箱,出风管从安装箱贯穿辅热箱后与箱体连通,且辅热箱内还设置有套装在出风管上的电加热环。
进一步地,箱体内底壁上设置有呈倒置锥台状罩住出风管与箱体连通处的第一防护罩,且第一防护罩锥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箱体内上壁设置有最高处与排气通道下端面重合的凹陷,且微波发射器设置在凹陷面上。
进一步地,箱体上还设置有呈倒置锥台状罩住排气通道上端的第二防护罩,且第二防护罩锥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排气通道内还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的转动轴,且其上端向上延伸并穿出第二防护罩与设置在第二防护罩上的电机连接,转动轴上还连接有外绕在其外周的连续螺旋叶,且螺旋叶的下端穿出排气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84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