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9128.4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8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怀;张显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85/14 |
代理公司: | 慈溪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赖泽银;陈超 |
地址: | 31533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压式 汽车 拉手 | ||
1.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包括:
把手主体和把手底座,所述的把手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内,且所述的把手主体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
解锁装置,其与汽车门锁连接,用于解锁或上锁汽车门锁;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摆臂,该摆臂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把手底座或车体转动连接,且摆臂的前端与把手主体之间设有避空,该摆臂的后端与所述的解锁装置可接触连接,所述摆臂的中部凸设有联动部,所述的把手主体通过拉杆与所述的联动部传动连接;
按压把手主体的前端使得把手主体以第二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并使得把手主体的后端起翘,再拉动已经起翘的把手主体的后端使得把手主体继续以第二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从而拉杆与摆臂上的联动部接触并带动摆臂以第一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进而摆臂的后端与解锁装置接触并使得解锁装置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实现汽车门锁的解锁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部上开设有偏心轨迹槽,所述的拉杆穿设在所述的偏心轨迹槽中并能够沿着偏心轨迹槽进行移动,且所述的拉杆与所述偏心轨迹槽抵接并能够带动摆臂按照预定轨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后端凸设有干涉部,所述的把手主体设有限位面,当所述的把手主体完全展开时,所述的干涉部与所述的限位面抵接并形成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装置包括解锁块主体、以及设置在解锁块主体上并靠近摆臂一侧的解锁勾部,所述的解锁块主体通过第三转轴与把手底座或车体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后端靠近解锁勾部的一侧凸设有推动部,所述的推动部与所述的解锁勾部可接触连接,且所述的推动部与所述的解锁勾部之间设有一段空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主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的联动部设置在所述的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扭簧,所述的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复位扭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装置还包括第一配重块,所述的第一配重块固接在所述的解锁块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主体包括把手骨架和把手外壳,所述的把手骨架中设有第二配重块,且所述的第二配重块位于把手骨架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轨迹槽呈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底座中开设有把手槽,所述的把手主体位于所述的把手槽中,当所述的把手主体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所述把手主体的外端面与所述把手底座的外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91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