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1105.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雁;韩健;宋佳;张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F01N13/18;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柴油机 排气管 护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涉及柴油机排气管防护装置领域,包括第一防烫护罩、第二防烫护罩;第一防烫护罩为与排气管的外侧相适应的形状;第一防烫护罩上设有若干螺栓孔,第一防烫护罩通过螺栓与排气管固定连接,第一防烫护罩上开设有接头通过口;第二防烫护罩为与排气管一端的接头的外侧相适应的形状;第二防烫护罩上设有若干螺栓孔,第二防烫护罩通过螺栓与排气管一端的接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装配、维护和拆卸方便;第一防烫护罩和第二防烫护罩的形状能够全面地包裹隔断高温排气管,包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排气管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
背景技术
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用于隔断排气管散发的热量,防止融化或损坏相近的一些零部件,以及防止油溅到高温的排气管上引起失火,是柴油机上高温零部件必不可少的防护装置。现有的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的装配、维护和拆卸较为困难;不能全面地包裹隔断高温排气管,包裹性差;防烫护罩上未设有防烫标识,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维护和拆卸方便并且包裹性好的分体式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分体式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包括第一防烫护罩(1)、第二防烫护罩(2);第一防烫护罩(1)为与排气管(3)的外侧相适应的形状;第一防烫护罩(1)上设有若干螺栓孔,第一防烫护罩(1)通过螺栓与排气管(3)固定连接,第一防烫护罩(1)上开设有接头通过口(13);第二防烫护罩(2)为与排气管(3)一端的接头的外侧相适应的形状;第二防烫护罩(2)上设有若干螺栓孔,第二防烫护罩(2)通过螺栓与排气管(3)一端的接头固定连接。采用分体式设计,第一防烫护罩和第二防烫护罩分别罩在排气管的外部和其端部接头的外部,排气管的排气接头从接头通过口处伸出,不需要拆解排气管的任何零部件即可直接安装或拆卸该防烫护罩,装配、维护和拆卸方便;第一防烫护罩和第二防烫护罩的形状能够全面地包裹隔断高温排气管,包裹性好。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第一防烫护罩(1)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底板(11)和侧板(12)分别为与排气管(3)的底面和侧面相适应的形状,底板(11)上开设有接头通过口(13)。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底板(11)和侧板(12)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底板(11)和侧板(12)上分别设有若干螺栓孔,底板(11)和侧板(12)分别通过螺栓与排气管(3)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第一防烫护罩(1)上设有第一防烫标识(14)。通过第一防烫标识提醒操作人员,防止操作人员烫伤。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第一防烫标识(14)为在第一防烫护罩(1)的外侧面凸起的结构。防烫标识连接牢固,醒目容易看清。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第二防烫护罩(2)上设有第二防烫标识(21)。通过第二防烫标识提醒操作人员,防止操作人员烫伤。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第二防烫标识(21)为第二防烫护罩(2)的外侧面凸起的结构。防烫标识连接牢固,醒目容易看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分体式设计,第一防烫护罩和第二防烫护罩分别罩在排气管的外部和其端部接头的外部,排气管的排气接头从接头通过口处伸出,不需要拆解排气管的任何零部件即可直接安装或拆卸该防烫护罩,装配、维护和拆卸方便;第一防烫护罩和第二防烫护罩的形状能够全面地包裹隔断高温排气管,包裹性好;设有防烫标识提醒操作人员,防止操作人员烫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柴油机排气管防烫护罩安装在排气管上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防烫护罩的仰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1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