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动颈椎后路置钉开口磨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1306.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锡明;史建刚;孙璟川;王元;朱健;孙凯强;袁笑秋;郭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颈椎 后路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动颈椎后路置钉开口磨头,包括开口螺钉、螺头、连杆;开口螺钉由螺杆、螺帽、磨头组成;螺杆的侧面设有螺杆外螺纹,下端固定连接有磨头,上端固定连接有螺帽;螺帽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侧面管壁设有两个贯穿的螺杆固定缺口和两个不贯穿的定位槽;螺头的侧面设有螺头外螺纹,中部设有贯穿的螺杆孔,上端设有六边形螺孔;连杆安装在螺杆孔中,螺头安装在螺帽中。其优点表现在:螺杆下端磨头的设计可以使颈椎后路置钉开口时,防止开口螺钉发生侧滑和移动;增加了定位的精准度和置钉的成功率;可以减少颈椎后路置钉时的穿刺,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滑动颈椎后路置钉开口磨头。
背景技术
下颈椎创伤、肿瘤及先天性畸形等多种疾病常常需要后路内固定手术,其中,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具有三维立体固定作用,较其他后路固定方式更坚强,已逐渐被临床医生接受。
由于下颈椎解剖关系复杂,椎弓根的个体变异大,且与脊髓、椎动脉及神经根等重要结构毗邻,常导致椎弓根螺钉置入困难;尤其是在颈椎后路置钉开口过程中,螺钉会经常发生侧滑,导致置钉不准确和多次置钉;甚至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
如何提高螺钉置入的精度及成功率成为颈椎椎弓根手术的关键,成为目前临床讨论的热点。
中国专利文献:CN209136830U,公开日:2019.07.23,公开了一种新型下颈椎弓根置钉导向定位装置,包括:Z轴滑杆、手术床固定器、Y轴刻度杆、导向管定位器,Z轴滑动杆穿插过手术床固定器,Z轴滑动杆顶端固定有Y轴刻度杆,导向管定位器套装在Y轴刻度杆上并进行滑动连接;Z轴滑动杆包括金属滑杆和Y轴刻度杆固定器,Y轴刻度杆固定器通过螺钉固定在Y轴刻度杆上,Y轴刻度杆固定器侧面设置有第一锁紧把手,第一锁紧把手配合锁紧Y轴刻度杆绕Z轴滑动杆中心轴进行旋转。优点在于:可以在三维度进行移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还可以进行两个方向旋转以获得对应的置钉角度,使医生操作起来更顺手。但是该技术方案并没有涉及到螺钉的改进,同时也不能防止颈椎后路置钉中螺钉的滑动。
中国专利文献:CN209236346U,公开日:2019.08.13,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的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有至少两组间隔设置的通孔组,通孔组包括条形通孔及与条形通孔间隔设置的内螺纹通孔;连接组件还包括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用于与条形通孔配合、并将连接板固定于颈椎上;或/和连接组件还包括椎体螺钉,椎体螺钉用于条形通孔配合、并将连接板固定于颈椎上;及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锁紧片及紧固件,紧固件与内螺纹通孔螺纹紧固配合,用于将锁紧片固设于连接板上,并使得锁紧片压紧对应的椎弓根螺钉或/和椎体螺钉。优点在于:该固定装置可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实现多位置大角度置钉,以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连接强度。但该技术方案并没有涉及到椎弓根螺钉的改进,同时也无法很好的防止颈椎后路置钉时螺钉的滑动。
综上,亟需一种防止开口螺钉发生侧滑和移动、增加了定位的精准度、增加置钉的成功率、减少颈椎后路置钉时的穿刺、减轻患者痛苦的防滑动颈椎后路置钉开口磨头,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动颈椎后路置钉开口磨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1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