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1574.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毅;王建伟;张亚峰;夏鹏;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A61B6/03;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影像 测量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分离的肩部护具,胯部护具,肩部护具缝合四个第一连接带,所述胯部护具缝合四个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之间通过收紧固定扣连接,第二连接带设置拉力计,相邻两个第二连接带之间缝合第三连接带,两个肩部护具之间活动粘合连接防护垫。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用以实现在仰卧位做常规腰椎CT或MR检查时模拟在真实反映生理状态下即人体在行走、直立、弯腰、甚至负荷时腰椎管的状态,从而提高对较隐匿的椎管狭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症状的患者进行CT或者MR检查时的成像效果,同时也能有效地杜绝了电离辐射对胸部及裆部所造成的辐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用辅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神经性跛行及下腰痛的常见原因,多表现为腰椎活动到一定角度时,活动受限腰部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站立、行走、弯腰时表现明显,而在平卧时症状减轻。这是由于平卧时腰椎管面积增大,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相对减轻所致。常规腰椎CT或MR检查通常采用仰卧位,由于没有轴向负荷及腰椎的伸展、弯曲,因此所获得的影像不能真实反映生理状态下,即人体在行走、直立、弯腰甚至负荷时腰椎管的状态,从而造成一些较隐匿的椎管狭窄漏诊。同时,患者在进行CT或MR检查会收到一定的电磁辐射,因此有必要对胸部(内含调节内分泌激素的胸腺)及裆部(主要为睾丸、卵巢等器官)提高必要的防护。
因此,提出一种能够真实反映出患者的腰椎生理状态的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用以实现在仰卧位做常规腰椎CT或MR检查时模拟在真实反映生理状态下即人体在行走、直立、弯腰、甚至负荷时腰椎管的状态,从而提高对较隐匿的椎管狭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症状的患者进行CT或者MR检查时的成像效果,同时也能有效地杜绝电离辐射对胸部及裆部所造成的辐射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分离的肩部护具,胯部护具,所述肩部护具缝合四个第一连接带,所述胯部护具缝合四个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之间通过收紧固定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设置拉力计,相邻两个第二连接带之间缝合第三连接带,两个肩部护具之间活动粘合连接防护垫,所述第三连接带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带与两个第二连接带均围合形成一个环形;还包括转动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设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边缘设有刻度线,所述转动杆一端和圆形板铰接,所述伸缩杆底部设有基座,所述伸缩杆两端均连接有扶手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若干个通孔,还包括穿过通孔的第四连接带,所述第四连接带绑接在患者上身以使转动杆与患者上身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垫的内部缝合第一铅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铅衣的厚度为0.1~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胯部护具的内部缝合第二铅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铅衣的厚度为0.1~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与第三连接带包括尼龙带或者绷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和圆形板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点位于圆形板中心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腰椎影像测量辅助装置,用以实现在仰卧位做常规腰椎CT或MR检查时模拟在真实反映生理状态下即人体在行走、直立、弯腰、甚至负荷时腰椎管的状态,从而提高对较隐匿的椎管狭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症状的患者进行CT或者MR检查时的成像效果,同时也能有效地杜绝了电离辐射对胸部及裆部所造成的辐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未经无锡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1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除气泡设备
- 下一篇:一种物业保洁智能巡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