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1994.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肖姣君;肖国强;林晓珺;尹小琴;胡晓轶;殷潇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生态 治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两侧均依次设有石笼网、软土层和下水管道,所述石笼网、软土层和下水管道的底部均设有混凝土层;所述下水管道的顶部铺设有人行道,下水管道顶部的外侧铺设有草坪,所述的软土层的表面种植有低矮灌木,在软土层中,每隔一段距离均设有一个水处理装置。当水处理装置中杂质较多时,可以通过挖掘软土层的方式,更换水处理装置,简单实用,通过设置水处理装置的方式比直接在河道中养殖藻菌共生体要方便许多,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水中动物的误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河道生态治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水生植物技术;2、生物增效技术;3、微生物制剂技术;4、人工浮岛技术。其中人工浮岛技术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尤其是在汛期可以很有效的解决河道污水严重的问题,但是在水流较为缓慢,水深较浅的人工河道中,过多的人工浮岛反而会造成河道底部淤泥产生量剧增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河道的清淤成本。同样水生植物也会带来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微生物制剂的方式,其见效快,但是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化学品的过度使用,还会带来水体化工超标的问题,从而影响水生动植物的品质,并最终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装置就是为了提升河道生态治理能力,适应新时代对环保的需求,所提出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两侧均依次设有石笼网、软土层和下水管道,所述石笼网、软土层和下水管道的底部均设有混凝土层;所述下水管道的顶部铺设有人行道,下水管道顶部的外侧铺设有草坪,所述的软土层的表面种植有低矮灌木,在软土层中,每隔一段距离均设有一个水处理装置,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清水腔和浊水腔,所述清水腔与浊水腔之间通过过滤层隔开,所述浊水腔内设有藻菌共生体,浊水腔的侧壁上连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的横截面呈矩形,进水管与下水管道的侧壁相连并伸入在下水管道中,清水腔的侧壁上连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穿过石笼网伸入到河道中。
优选地,所述的清水腔内还设有曝气增氧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层从上至下设有若干层不锈钢铁丝网和若干层尼龙绳网。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软土层的表面呈倾斜向下设置。
有益效果:
运用藻菌共生体来清理治理河道水质,使得河道水质清澈,并且与水生植物或是人工浮岛相比,藻菌共生体属于生物治理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运用微生物有效的改善水质环境;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河道中的水流速度,从而使得河堤淤泥现象更为严重,提高河道清淤成本。
本方案中,使用若干个水处理装置有效的处理由下水管道中输送来的生活污水或是城市路面积水,在罐体的浊水腔中进行初步的处理,运用藻菌共生体使得浊水变清,然后再由下而上的经出水管排出到河道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河道中的水质,从而起到治理河道生态的目的。
而石笼网的设置以及在软土层中种植低矮灌木,可以有效的防止岸边的水土流失,并进入河道中,从而造成河道的淤泥严重现象,并影响河道中的水体流速。而当水处理装置中杂质较多时,可以通过挖掘软土层的方式,更换水处理装置,简单实用,比直接在河道中养殖藻菌共生体要方便许多,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水中动物的误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水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混凝土层 2.下水管道 3.软土层 4.石笼网 5.河道 6.进水管 7.罐体 8.清水腔 9.出水管 10.过滤层 11.浊水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1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