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底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2366.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惠金波;张敬源;赵煜寰;郭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金波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郭艳玲;任彬 |
地址: | 473132 河南省南阳市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底排污装置,罐体内底壁中部固定有立柱,立柱上套设有旋转套,旋转套左、右外侧壁处对称固定有左、右吸管部件,左吸管部件包括左总吸管、左分吸管与左吸盘,右吸管部件包括右总吸管、右分吸管与右吸盘;左总吸管顶面左端处固定有左浮筒,左浮筒内后端处固定有左水下推进器,右总吸管顶面右端处固定有右浮筒,右浮筒内前端处固定有右水下推进器,左、右水下推进器配合驱动左、右总吸管绕立柱旋转;立柱顶端固定连通有吸污管,罐体外的吸污管上连有吸污泵,吸污管末端连有油泥水三相分离离心机,油泥水三相分离离心机还分别连有污水管和油管。本实用新型能保证不停罐自动清罐作业,不用人工定期清罐,且吸污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罐体内底部污泥排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罐底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的开采、炼制和储运都离不开油罐,由于石油在开采和炼制过程中携带或添加了大量的泥沙和添加剂,这些泥沙或添加剂就会沉淀在罐底形成油泥,且油泥中含有水,沉积一定时间后,必须将其清出罐外,否则不仅减少罐体的有效容积,而且也会影响油的品质,给原油储运及设备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所有的石油生产和炼制企业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清罐作业。目前清罐作业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清罐,人工清罐不仅清罐周期长、费用高,而且危险性极大。
现有技术中的罐底排污装置中,由于电机和减速机设置罐体内侧壁和内底壁的交叉角处,这样在进行吸污操作时沿罐体周边存在一定的死角,进而吸污效果不太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底排污装置,能保证不停罐自动清罐作业,不用人工定期清罐,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且吸污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罐底排污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底壁中部固定有竖直且空心的立柱,立柱上套设有与立柱转动连接的旋转套,旋转套左、右外侧壁处对称固定有左、右吸管部件,左吸管部件包括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并且与立柱相连通的左总吸管,左总吸管左端紧邻罐体左内侧壁,左总吸管底面上固定连通有多个竖立的左分吸管,最左端的左分吸管紧邻罐体左内侧壁,各左分吸管底端均固定连通有左吸盘,右吸管部件包括右总吸管、右分吸管与右吸盘;左总吸管顶面左端处固定有水平且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左浮筒,左浮筒内后端处固定有左水下推进器,右总吸管顶面右端处固定有水平且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右浮筒,右浮筒内前端处固定有右水下推进器,左、右水下推进器配合驱动左、右总吸管绕立柱旋转;立柱顶端固定连通有末端伸出罐体外的吸污管,罐体外的吸污管上连有吸污泵,吸污管末端连有油泥水三相分离离心机,油泥水三相分离离心机还分别连有污水管和油管。
进一步地,罐体内底壁中部吸附有水平的永磁吸盘,立柱底面固定有水平且与永磁吸盘相吸合的磁性钢板,立柱通过永磁吸盘固定于罐体内底壁中部处。
进一步地,多个左分吸管均匀分布于左总吸管底面上,且多个左分吸管均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立柱在左总吸管高度处设有多个进污口,左、右总吸管内的油泥水混合物通过多个进污口进入立柱内。
进一步地,吸污管通过90°弯头与立柱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油管末端与罐体侧壁相连或油管末端连入输油管网,污水管末端连入污水处理系统。
进一步地,罐体侧壁上还设有用于人进入罐体内的人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金波,未经惠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2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