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冰箱精确调湿腔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3144.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7/04;F25D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冰箱 精确 调湿腔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冰箱精确调湿腔室,涉及冰箱调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冷藏室内设置的调湿腔室;调湿腔室由围板、抽屉以及密封条围成的腔室;围板固定在冷藏室内侧壁与冷藏室底面形成抽屉盒;抽屉滑动安装在抽屉盒内;抽屉与抽屉盒之间通过密封条密封;调湿装置安装在冰箱侧帮与调湿腔室内壁之间。本实用新型冰箱主控板接收温湿度传感器传递的调湿腔室温度以及调湿腔室湿度后,控制压缩机、冷风机、冷藏风道电动风门以及调湿腔室电动风门的开关,实现冰箱内部调湿腔室内的湿度调节,实现食品在适宜湿度下保存,延长食品保存时间,适用不同食品的冷藏保湿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调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冰箱精确调湿腔室。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在冰箱市场上占有率逐年增高,风冷冰箱分为两种类型——单系统风冷冰箱和多系统风冷冰箱,其主要的区别就是冷藏室是否设置有蒸发器。在冷藏室无蒸发器的单系统风冷冰箱,因性价比高,受到消费者喜爱。但单系统风冷冰箱较双系统风冷冰箱最大的弊端在于,其冷藏室内相对湿度过低,空载平均一般在20%~30%Rh之间,湿度难以调节。各种食材的保存对于相对湿度的需求不同,例如干货、茶叶需要相对湿度45%以下,化妆品药品等需要50~60%,而果蔬等需要80%以上。相对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食材保鲜效果优劣。
在单系统冰箱中,单独划分出一个或多个相对密封独立的区域,使得这些区域内实现干燥区(相对湿度45%以下)保湿区(相对湿度90%以上)实现干燥区的方法其实就是利用单系统冰箱本身冷藏室湿度就较低的现状,湿度不可控;实现保湿区的方法一般都是将独立区域完全密封,无风循环经过,将食品本身的水分留存在保湿区域内的方法,这种方法实现的保湿使得食品散发的有害气体淤积,容易催熟瓜果,滋生霉菌等。单系统风冷冰箱控湿区域控湿手段有限,湿度无法调节或调湿成本过高是目前行业内现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冰箱精确调湿腔室,通过冷藏室内通过围板、抽屉以及密封条围成调湿腔室;调湿腔室出风口与冷藏室风道连通、调湿腔室回风口与冷藏回风道连通且在冰箱侧帮与调湿腔室内壁之间安装调湿装置;同时,冰箱主控板接收温湿度传感器传递的调湿腔室温度以及调湿腔室湿度后,控制压缩机、冷风机、冷藏风道电动风门以及调湿腔室电动风门的开关,实现冰箱内部调湿腔室内的湿度调节,实现食品在适宜湿度下保存,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冰箱精确调湿腔室通过冷藏室内通过围板、抽屉以及密封条围成调湿腔室;调湿腔室出风口与冷藏室风道连通、调湿腔室回风口与冷藏回风道连通且在冰箱侧帮与调湿腔室内壁之间安装调湿装置;同时,冰箱主控板接收温湿度传感器传递的调湿腔室温度以及调湿腔室湿度后,控制压缩机、冷风机、冷藏风道电动风门以及调湿腔室电动风门的开关,实现冰箱内部调湿腔室内的湿度调节,实现食品在适宜湿度下保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风冷冰箱精确调湿腔室,包括冰箱本体、冷藏室、冷冻室、制冷系统、风循环系统、化霜系统以及调湿装置;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毛细管、过滤器以及冷凝器;所述压缩机安装在冷冻室下方的压缩机腔内;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连通且所述蒸发器安装在冷冻室后侧的蒸发器腔内;
所述风循环系统包括冷冻室风道、冷藏室风道以及冷藏回风道;所述冷冻室风道一端与蒸发器腔的上部连通,另一端与冷藏室风道连通;所述冷冻室风道内安装制冷风机;所述冷藏回风道与冷冻室风道连接处安装冷藏风道电动风门;所述冷藏回风道一端通过冷藏室回风口与冷藏室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腔的下部连通;
所述化霜系统包括化霜加热器、接水盘以及排水管;所述化霜加热器安装在蒸发器腔内底部;所述排水管一端与发器腔底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至冰箱本体底部的接水盘;所述冷藏室内设置调湿腔室;
所述调湿腔室由围板、抽屉以及密封条围成的腔室;所述围板固定在冷藏室内侧壁与冷藏室底面形成抽屉盒;所述抽屉滑动安装在抽屉盒内;所述抽屉与抽屉盒之间通过密封条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3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安全型腕带
- 下一篇:一种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