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模磨削打点机械的机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5168.X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3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砚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春风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15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削 打点 机械 机架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模磨削打点机械的机架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齿条、轨道、机架、第一举升装置、第一转臂和第一滑轮;齿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轨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举升装置铰接安装在机架的头部,第一转臂铰接安装在机架的头部,第一举升装置与第一转臂连接,第一滑轮安装在第一转臂的顶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模磨削打点机械的机架组件,用于对离心铸管机的管模进行磨削打点维修的管模磨削打点机械中。
背景技术
管模是离心铸管机中的重要部件,如申请号为201020270145.0的中国专利所示。由于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生产的工艺特点,在球墨铸铁管的生产过程中,管模在频繁的铁液冲刷和成型管的拔出,经合力作用下,内壁会产生热疲劳残纹和拉裂纹,这些裂纹若不及时修理,将会严重影响管模寿命和铸管表的质量。当管模内壁的裂纹到了一定深度(2mm以上),必须用车床对管模内壁进行机械加工,车去裂纹,然后用焊机补焊,补焊后的部位再进行磨削打点。目前是采用磨削机和打点机的方式对管模内壁补焊后的部位进行磨削打点,通过人工调节磨削杆和打点杆的高度,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管模磨削打点机械的机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模磨削打点机械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轨道、机架、第一举升装置、第一转臂和第一滑轮;齿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轨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举升装置铰接安装在机架的头部,第一转臂铰接安装在机架的头部,第一举升装置与第一转臂连接,第一滑轮安装在第一转臂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举升装置、第二转臂和第二滑轮;第二举升装置铰接安装在机架的头部,第二转臂铰接安装在机架的头部,第二举升装置与第二转臂连接,第二滑轮安装在第二转臂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缓冲柱,缓冲柱固定在机架的头尾两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举升装置采用气缸或者油缸或者电动缸或者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举升装置采用气缸或者油缸或者电动缸或者手动推杆或者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调节磨削杆和打点杆的高度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机架头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齿条11、轨道12、第一举升装置13、第二举升装置14、第一转臂15、第二转臂16、第一滑轮17、第二滑轮18、机架19和缓冲柱110。
齿条11固定安装在机架19的腹部,轨道12固定安装在机架19的两侧,齿条11和轨道12并排设置。齿条11用于与管模磨削打点机械小车的驱动齿轮连接,轨道12用于支撑管模磨削打点机械小车的车轮。
第一举升装置13铰接安装在机架19的头部,第一转臂15铰接安装在机架19的头部,第一举升装置13与第一转臂15连接。第一滑轮17安装在第一转臂15的顶部。第一举升装置13采用气缸或者油缸或者电动缸或者电动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春风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春风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5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片精准胶装磁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藏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