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落架外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6988.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曹莹;郭子铭;孟凡星;卢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5/02 | 分类号: | B64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落架 结构 | ||
本申请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落架外筒结构。包括主体、连杆以及斜撑杆。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斜撑杆包括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一斜撑杆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主体、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第二斜撑杆构成三角形结构。本申请传递到机身的载荷减小,并且主承力部件结构分解,便于拆卸,缩短修理周期,减小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落架外筒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中,起落装置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飞机安全起飞、着陆,要求起落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飞机使用中,地面载荷通过起落架传递到机身,为了使传递到机体的载荷合理并且载荷较小,起落架结构应具备合理的设计形式和传递方式。为了满足经济性和商业竞争需要,起落架还应当经久耐用并且具有较低的维修成本。
起落架外筒作为主要承力部件,地面载荷主要通过起落架外筒与机身连接部位传递到机身上去。现有技术中,起落架外筒一般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形式,不便于起落架在外场维护及维修中的拆卸安装。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起落架外筒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起落架外筒结构,包括:
主体;
连杆,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
斜撑杆,所述斜撑杆包括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
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一斜撑杆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主体、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第二斜撑杆构成三角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主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耳片,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上设置有双耳,通过螺栓分别将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的双耳与所述主体的耳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上设置有耳片,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双耳,其中,
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斜撑杆的耳片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双耳连接;
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斜撑杆的耳片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双耳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上设置有双耳,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耳片,其中,
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斜撑杆的双耳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耳片连接;
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斜撑杆的双耳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耳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主体铰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耳片,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双耳,通过螺栓分别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双耳与所述主体的耳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均设置有用于与机体连接的耳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6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沉式卫生间同层排水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稳固杆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