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射频辐射抗扰度故障精确诊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7873.3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洋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17/17;G01R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射频 辐射 抗扰度 故障 精确 诊断 设备 | ||
一种手持式射频辐射抗扰度故障精确诊断设备,包括设置在设备内部的信号生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干扰发射模块,还包括设备手柄、SMA信号输入接口、信号传输通道、天线发射端和保护层;信号生成模块包括单片机和射频模块;单片机通过控制软件和USB端口与射频模块控制连接;射频模块通过同轴电缆与功率放大模块连接;功率放大模块通过同轴电缆与干扰发射模块信号连接;干扰发射模块通过同轴电缆与天线发射端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控制电磁干扰信号强度覆盖区域,以找到电子设备内部的电磁干扰敏感源,进行射频辐射抗扰度故障精确诊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射频辐射抗扰度故障精确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射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电子产品在受到不同频率和幅度的电磁干扰时是否能正常工作的一项实验,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中,电磁波无处不在,例如手机通信、GPS定位、WIFI网络、广播电视等都需要用电磁波(无线电)传输信号,这些电磁波,我们平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大家不了解,并不代表电磁波不重要,没人管。我们国家专门有都有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电磁频谱进行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使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手机、电脑、飞机、汽车等等到处都有电子设备存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都会对外发射出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会对无线电通信产生影响(比如很多学校考试的时候会用电磁干扰设备屏蔽手机信号,当然这些写干扰是人为可控的),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比如开车听广播的时候,手机响了或者来信息了,广播就会出现哒哒哒的噪声),当然,汽车的广播和我们用的手机都是经过电磁干扰控制,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如果不对电子产品进行电磁干扰抑制设计,那么来电话时广播可能就没有声音了。带刺干扰还能引发更大的问题,比如导致被干扰电子设备失灵,误启动等,都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安全。电磁干扰问题随着电子技术发发展越来越突出,在产品研发中心解决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全球主要国家都有相关标准对电子产品电磁干扰进行管理,电子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电磁干扰检测才能上市销售。
电磁干扰属于电磁兼容学科,电磁兼容即各种电气或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共同空间中,以规定的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的正常工作能力。也称电磁兼容性。它的含义包括:①电子系统或设备之间在电磁环境中的相互兼顾;②电子系统或设备在自然界电磁环境中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若再扩展到电磁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又可把电磁兼容学科内容称作环境电磁学。电磁兼容的研究是随着电子技术逐步向高频、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密度(小型化、大规模集成化),大功率、小信号运用、复杂化等方面的需要而逐步发展的。特别是在人造地球卫星、导弹、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潜艇中大量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后,使电磁兼容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也向着复杂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产品的结构越来越紧凑,布线密度越来越高,这大大加剧了电磁兼容问题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使得产品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产品在国家标准检测时不容易一次关,另一方面产品本身受到电磁兼容的影响而使得其功能不稳定,甚至功能失效等困难。
在电磁兼容问题面前,由于缺少相应的调试和测试设备,再加上工程师普遍没有成熟和丰富的经验,所以,目前我们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对电磁干扰的调试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基本上是比较盲目的凭经验在进行电磁兼容的设计和调试。有时候,由于没有用于诊断分析的测试设备,调试后反而效果更差了,但我们的工程师师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结果,只能够等到标准化测试中心测试后才知道调试结果没有任何的改善。这样的工作方法,不但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拖延了设计进程,而且对产品的质量也的确无法很好的保证,工程师也无法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积累经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所内产品的复杂度增加,我们已经十分明显的体会到,许多环节的设计已经无法依赖于我们过去的经验了,尤其是在产品的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等十分敏感的环节上,已经大量的占据了我们工程师的时间,也走了许多的弯路,但至今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洋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洋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7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盒坯传送切边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称重功能的织带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