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输液密封正压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9450.5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杜丽英;虎涛;巴彩霞;韩爱玲;乌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丽英;虎涛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输液 密封 正压 留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密封正压留置针,包括瓶塞刺穿器、墨菲氏滴管、加药管、流量调节器和软管,其中瓶塞刺穿器通过软管与墨菲氏滴管连接,并位于墨菲氏滴管的上方;瓶塞刺穿器与墨菲氏滴管间的软管上倾斜设有加药管;所述墨菲氏滴管下方通过软管与固定接头连接;所述流量调节器穿于墨菲氏滴管和固定接头之间的软管上,所述固定接头通过螺纹连接于注液接头组件,所述注液接头组件通过连接管与留置针连接;所述注液接头组件为连接留置针与输液器的一种一体式正压结构;本装置将传统的输液器与留置针合理设置,结构紧凑,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输液密封正压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临床输液常用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免静脉输液针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可以适用于长期输液,便于临床用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使用,因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
目前,医护人员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的静脉血管穿刺后,将穿刺针管从套管座后端从留置针套管中拔出,将较为柔软的套管部分留置于患者的静脉血管中,通过留置针套管给患者进行连续或间断地输液;由于现有的留置针上端注液接头组件不具有正压连接装置,医务人员只能先将注液接头组件一端与正压接头的一端连接,再将正压接头的另一端与普通输液器连接;每件医疗器械都具有各自的有效期,使用过期的医疗器械的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医务人员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注射时,不仅需要对留置针、正压接头和输液器进行连接,还需要分别检查三种器械的的有效期;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重复的连接与检查操作,增加工作量、操作不方便。
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需要为患者静脉注射不同的药液,这时就要将注液接头组件连接多个正压接头,再将正压接头分别与多个普通输液器连接,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进行重复的连接与检查操作,同时也要对每个输液器上的流量调节器进行调节,大大增加工作量,使用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输液密封正压留置针,本装置将传统的输液器与留置针合理设置,结构紧凑,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使用,减少医源性院感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输液密封正压留置针,包括瓶塞刺穿器、墨菲氏滴管、加药管、流量调节器和软管,其中瓶塞刺穿器通过软管与墨菲氏滴管连接,并位于墨菲氏滴管的上方;瓶塞刺穿器与墨菲氏滴管间的软管上倾斜设有加药管;所述墨菲氏滴管下方通过软管与固定接头连接;所述流量调节器穿于墨菲氏滴管和固定接头之间的软管上,所述固定接头通过螺纹连接于注液接头组件,所述注液接头组件通过连接管与留置针连接;所述注液接头组件为连接留置针与输液器的一种一体式正压结构。
具体的,所述注液接头组件包括基座与设于基座内部的阀芯,所述基座上端外壁设有与固定接头相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基座内部设有第一通道以及直径大于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内部胶粘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朝向第一通道一端的中心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一通道与连接座间依次设有阀芯与弹簧,所述阀芯与基座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在安装柱和阀芯下端设置的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直径大于安装柱直径;所述阀芯包括第一密封柱与第二密封柱,所述第一密封柱与第一通道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密封柱与第二通道间隙配合,所述阀芯顶部设有半球结构;所述第一密封柱与第二密封柱分别设有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内分别设有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槽上部、第二通道内壁设有进液口,连接座侧壁、第二通道内壁设有出液口;所述基座内壁设有连通进液口与出液口的环形空腔;所述出液口连通环形空腔和连接座下端设置的注射通道;
所述注液接头组件下端设有辅助接头组件,所述辅助接头组件倾斜于注液接头组件,辅助接头组件与注液接头组件内部结构完全相同,注液接头组件的注射通道与辅助接头组件的注射通道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辅助接头组件为两个,分别倾斜设置于注液接头组件左右两侧;注液接头组件的注射通道与两个辅助接头组件的注射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丽英;虎涛,未经杜丽英;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9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用筛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临时交通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