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0383.9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叶琪;王潇;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配光镜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定模、第二定模和两个动模,每个动模包含本体和悬浮抽芯体,悬浮抽芯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本体上,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第一定模与任意的动模合模后注塑第一色注塑件,此时悬浮抽芯体容纳在第一定模的凹槽内,注塑完成后,第一色注塑件留在动模上,第二定模与携带第一色注塑件的动模合模用于注塑第二色注塑件,第二定模在预定位置设有抵推部,合模过程中,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至注塑位置并进行注塑从而形成双色车灯配光镜。通过将悬浮抽芯体设在动模上使注塑模具结构紧凑,尺寸减小,而且悬浮抽芯体不受压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会自动复原,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所谓的一套模具是指一个动模与定模I组成的一副模具以及另一个动模与定模II组成的另一副模具,其中两个动模完全一样,共两副模具组成一套模具,而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
随着车灯行业的迅猛发展,灯具外观越来越呈现炫丽多变的趋势,双色模具也日益广泛应用在车灯配光镜的注塑过程中,提高了塑件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但这种方式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竞争的白热化和市场行情趋紧,对车灯零件的注塑模具而言,在保证结构功能的前提下,紧凑模具结构,缩减模具尺寸,一方面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加工量,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用于注塑由第一色注塑件和第二色注塑件组成的双色车灯配光镜,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动模,每个动模包含本体和悬浮抽芯体,悬浮抽芯体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本体上,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其中,第一定模与任意的动模合模用于注塑第一色注塑件,该第一定模具有在合模时用于容纳悬浮抽芯体的凹槽,注塑完成后,第一色注塑件留在对应的动模上,第二定模与携带第一色注塑件的动模合模用于注塑第二色注塑件,该第二定模在预定位置设有抵推部,在第二定模与动模进行合模过程中,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至注塑位置,从而形成与第二色注塑件相匹配的型腔,第二色注塑件注塑完成后形成双色车灯配光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动模与注塑机床的旋转机构相连接,通过该旋转机构旋转带动两个动模同时在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之间进行位置交换,将两个动模中的一个作为第一动模,另一个作为第二动模,第一动模与第一定模相合模进行注塑第一色注塑件,该第一色注塑件在开模后停留在第一动模上,通过旋转机构带动第一动模旋转至与第二定模相对应,并且,第二动模与第一定模相对应,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合模进行注塑第二色注塑件,同时,第二动模与第一定模合模同步进行注塑第一色注塑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件为弹簧,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进行合模时,抵推部抵推悬浮抽芯体使得弹簧被压缩,直至悬浮抽芯体到达注塑位置,从而完成合模操作;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进行开模时,悬浮抽芯体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车灯配光镜注塑模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双色车灯配光镜在第一色注塑件的底部和第二色注塑件之间形成有侧凹结构,该侧凹结构的下端比上端长,在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合模时,悬浮抽芯体被抵推至与第一色注塑件的底部相抵接,从而进行注塑第二色注塑件,在第一动模与第二定模开模时,悬浮抽芯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原,其复原方向与双色车灯配光镜的出模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悬浮抽芯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原的同时从侧凹结构完成抽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0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可收缩式镜头
- 下一篇:一种增强吸附力的EMF空气杀菌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