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洞用液压拉模衬砌施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0885.1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2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初立师;蒋文强;褚月;蒋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10179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液压 衬砌 施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洞用液压拉模衬砌施工系统,该施工系统主要由贝雷架、顶拱弧形模板、拱形架、两个爬行装置、两个爬行轨道、两个挂靴组以及多个花篮螺杆支撑构成,其中,两个挂靴组与隧洞的两相对侧壁固定连接,分别用于对应爬行轨道的支撑,贝雷架滑动设置在两侧的爬行轨道上,呈悬空状态,而拱形架通过多个花篮螺杆支撑与贝雷架连接,实现拱形架的支撑,弧形模板设置于拱形架的上表面,与隧洞顶拱相抵,以实现浇筑施工,上述施工系统中的爬行装置可驱动贝雷架沿着爬行轨道移动,当一段隧洞施工结束后,需进入下一工作区施工时,该施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建筑施工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洞用液压拉模衬砌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敦化电站尾水调压室为带上室的阻抗式结构形式,上室为城门洞型,两上室连通尺寸为72m×10.5m×13m(长×宽×高),两上室间用隔墙隔开,一般城门洞型隧洞采用钢模台车衬砌施工,敦化电站尾水调压室虽然结构形式为城门洞型,但由于中部布置有2m厚隔墙,台车无法通过,存在施工困难以及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如果采用传统意义的满堂红排架进行顶拱衬砌施工,首先,由于中部隔墙的存在,会导致施工难度极大;其次,满堂红排架搭设完成后,底部通道封堵及与尾调竖井各项施工交叉干扰极大,存在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液压拉模衬砌施工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隧洞用液压拉模衬砌施工系统,以至少解决以往台车施工存在的施工困难,施工成本高以及满堂红排架存在的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隧洞用液压拉模衬砌施工系统,该施工系统包括:贝雷架、顶拱弧形模板、拱形架、两个爬行装置、两个爬行轨道、两个挂靴组以及多个花篮螺杆支撑;
两个所述挂靴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隧洞的两相对侧壁上,每个所述挂靴组均由多个挂靴构成,每个所述挂靴组中的多个挂靴分别沿着所述隧洞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挂靴均与所述隧洞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爬行轨道与所述挂靴组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爬行轨道均固定铺设于对应挂靴组的上方;
所述贝雷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桁架,每个所述端桁架的外端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贝雷架位于两个所述爬行轨道之间,且所述贝雷架一端的端桁架通过滚轮滚动设置于一侧爬行轨道上,所述贝雷架另一端的端桁架通过滚轮滚动设置于另一侧爬行轨道上;
所述顶拱弧形模板位于所述贝雷架的上方,且所述顶拱弧形模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隧洞的顶拱相抵;
所述拱形架位于所述顶拱弧形模板与所述贝雷架之间,且所述拱形架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拱弧形模板的下表面相抵;
多个所述花篮螺杆支撑均位于所述拱形架与所述贝雷架之间,且分别沿着所述贝雷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花篮螺杆支撑均一端与所述拱形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贝雷架固定连接;
所述爬行装置与所述爬行轨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爬行装置均安装于对应的爬行轨道上,且每个所述爬行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与所述贝雷架中邻近的端桁架驱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爬行装置的同步驱动下,所述贝雷架可沿着两侧的爬行轨道移动。
优选,所述拱形架由顶拱架以及两个中拱架拼接构成,其中,两个所述中拱架分别位于所述顶拱架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爬行装置均包括:前爬头、后爬头、液压千斤顶以及液压控制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0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蝶阀装置
- 下一篇:汽车及其汽车座椅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