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片内衬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2202.6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3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焱鑫;郭仕华;李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朗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6 | 分类号: | F16L1/06;F16L5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桃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片内衬模板,包括左模、右模、底模,所述左模底边、右模底边分别与底模的两边铰接,所述左模顶边上设有阴榫,所述右模顶边设有可与阴榫卡合的阳榫。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左模、右模、底模结构,使三片内衬模板在送入隧道前整体可折叠,降低管体体积,进入隧道后再通过阴榫、阳榫卡合,使管体支撑在隧道内,降低管体送入隧道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组合式管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管道修复等领域的三片内衬模板。
背景技术
水管等管道多埋设于地下使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极易因潮湿或植物生长等原因而受破坏,导致管道破损,影响使用。在此情况下需要进行管道替换或管道修补,而在管道修补或替换过程中,均需要使用液压机或顶管机向其中顶入新的管体,实现管道替换或管道修补(新管作为内衬管固定在旧管中),但液压机、顶管机体积过大,导致需要预先在损坏管道的一侧挖掘较大空间,若损坏管道的一侧不具有充足空间,则只能采用开挖方法对破损管道进行修补,限制了此种方法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片内衬模板,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管体需要顶管机等器械才能送入隧道或旧管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片内衬模板,包括左模、右模、底模,所述左模底边、右模底边分别与底模的两边铰接,所述左模顶边上设有阴榫,所述右模顶边设有可与阴榫卡合的阳榫。
进一步地,所述左模、右模、底模均为弧形片结构,所述左模、右模、底模可组成圆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三片内衬模板还包括第一活页组、第二活页组,所述第一活页组、第二活页组均由若干个活页组成,所述第一活页组、第二活页组位于三片内衬模板内侧,所述第一活页组分别与左模、底模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活页组分别与右模、底模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阳榫为锁片,所述锁片一边固定在右模顶边上,所述锁片另一边设有可与阴榫卡合的弯折结构,所述阳榫位于三片内衬模板内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结构为V型,所述阴榫位于三片内衬模板内侧,所述阴榫为可与弯折结构卡合的斜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模、右模、底模均为金属材质,所述三片内衬模板内侧还包括高分子密封层,所述高分子密封层粘接在左模、右模、底模上。
进一步地,所述三片内衬模板还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安装在左模与底模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条安装在右模与底模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左模、右模、底模结构,使三片内衬模板在送入隧道前整体可折叠,降低管体体积,进入隧道后再通过阴榫、阳榫卡合,使管体支撑在隧道内,降低管体送入隧道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活页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模的阴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阳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朗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朗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2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膜组件
- 下一篇:一种乳化分散效率高的搅拌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