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料机皮带线的玻璃碎屑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3043.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2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瑞;金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18 | 分类号: | B65G4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料机 皮带 玻璃 碎屑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料机皮带线的玻璃碎屑清理装置,包括吸尘刷、杆状毛刷和收集组件,所述的吸尘刷包括吸尘管及布置在吸尘管端部的第一刷毛,第一刷毛的悬伸端抵靠在开料机皮带线的下侧,吸尘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负压组件;杆状毛刷可转动的布置在开料机皮带线的下方,杆状毛刷上设有第二刷毛且该第二刷毛的悬伸端抵靠在开料机皮带线的下侧;收集组件具有一开口指向向上并沿开料机皮带线宽度方向延伸的收集口,收集口位于所述杆状毛刷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理装置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清理耗时费力,清理不彻底的问题,确保了开料机皮带线被充分的清理干净,避免对玻璃表面产生划伤,确保了玻璃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料机皮带线的玻璃碎屑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玻璃开料机主要由人工上下料,开完料后总会有一些玻璃碎屑残留在皮带线上,容易造成玻璃产品的表面划伤。因此,常需要对开料机皮带线进行清理,而现有人工清理的方式效率较低,且存在清理不干净,给玻璃产品表面造成划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料机皮带线的玻璃碎屑清理装置,实现快速且彻底的清理皮带线上的玻璃碎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开料机皮带线的玻璃碎屑清理装置,设置在皮带线框架上,所述的清理装置包括:
吸尘刷,其设置在开料机皮带线的下方,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沿开料机皮带线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吸尘刷包括吸尘管及布置在吸尘管端部的第一刷毛,所述第一刷毛的悬伸端抵靠在开料机皮带线的下侧,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负压组件;
杆状毛刷,可转动的布置在开料机皮带线的下方,所述杆状毛刷上设有第二刷毛且该第二刷毛的悬伸端抵靠在开料机皮带线的下侧;
收集组件,其具有一开口指向向上并沿开料机皮带线宽度方向延伸的收集口,所述的收集口位于所述杆状毛刷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吸尘刷沿开料机皮带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小皮带线,其横跨在皮带线框架上,并由设置在皮带线框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的吸尘刷经由安装架固定在小皮带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横跨在皮带线框架上的直线导轨,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套设在所述的直线导轨上并与其构成导向限位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杆状毛刷的两端分别经由轴承固定在皮带线框架上,且其一端设有从动齿轮;
所述的皮带线框架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经由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收集组件包括一上下贯通的导料箱,所述导料箱的底部设有收集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料机皮带线的玻璃碎屑清理装置,通过吸尘刷沿开料机皮带线的宽度方向移动,配合负压组件对开料机皮带线上残留的玻璃碎屑进行同步的刮擦及吸附收集;通过杆状毛刷对开料机皮带线的整幅面进行清理;利用上述清理装置同时对开料机皮带线进行自动化的清理,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清理耗时费力,清理不彻底的问题,确保了开料机皮带线被充分的清理干净,避免对后续的玻璃表面产生划伤,确保了玻璃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料机皮带线的玻璃碎屑清理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3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药清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产品滑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