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水逆流的臭氧文氏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5066.6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鸿;何永泽;欧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鸥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逆流 臭氧 文氏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水逆流的臭氧文氏管,包括:文氏管,其垂直设置,上端为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连接进水管路,下端为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连接出水管路,所述文氏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文氏管喷嘴,其设置在所述文氏管的进水接口处;臭氧转接管,其一端为第二进气口,另一端为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止逆阀,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有残留水逆流到臭氧发生器里面造成臭氧发生器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水逆流的臭氧文氏管结构,特指一种防止水逆流的臭氧文氏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臭氧水因具有突出的杀菌、消毒、降解农药作用,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使用臭氧消毒除菌最适宜的方式是将臭氧溶解于水中,形成所谓“臭氧水”。而产生臭氧水的其中一种方式便是利用文氏管的文丘里效应原理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吸到自来水中与自来水混合产生臭氧水,但这种方式在水龙头瞬间关水时,会有少许水滴残留在文氏管管路上,残留自来水由于重力原因会通过文氏管的臭氧进气口经硅胶管回流到臭氧发生器里面,容易造成臭氧发生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止水逆流的臭氧文氏管,使得残留在文氏管管路上的自来水不会回流到臭氧发生器里面,也就达到了回流水不会损坏臭氧发生器的目的,有效延长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止水逆流的臭氧文氏管,包括:
文氏管,其垂直设置,上端为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连接进水管路,下端为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连接出水管路,所述文氏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
文氏管喷嘴,其设置在所述文氏管的进水接口处;
臭氧转接管,其一端为第二进气口,另一端为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
止逆阀,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下方。
优选方案是,所述臭氧转接管与所述文氏管平行设置且固定于所述文氏管。
优选方案是,还设置有臭氧转接硅胶管,所述臭氧转接硅胶管一端为第四进气口,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上方。
优选方案是,所述出水接口设置有快速接头接口。
优选方案是,所述进水接口处设置有止逆阀。
优选方案是,所述文氏管上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方案是,所述进水接口为带螺纹接口。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文氏管喷嘴的下端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当有自来水流过喷嘴时,由于文丘里效应产生的吸力会把臭氧气体吸进去与自来水混合产生臭氧水。当关闭水龙头瞬,残留在文氏管管路上的自来水会由于重力原因有一部分回流到臭氧转接硅胶管里面,当下次使用时,文氏管的负压吸力会把这部分回流回去的残留水吸出去,从而避免了有残留水逆流到臭氧发生器里面造成臭氧发生器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装转接硅胶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鸥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鸥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5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滤进气管路的防尘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头标冲孔工装